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紫砂壶艺“创造”不易

紫砂壶艺“创造”不易

时间:2015-11-20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艺属于我国传统陶艺的范畴,紫砂历史的艺术精品是先辈辛劳创造形成的传统艺术品,它体现出传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意识,这些可供后辈继业者学习、借鉴,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而今紫砂陶艺的从业者,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传统的精神,决不能美其名曰,强调“乘继”,一成不变,生吞活剥地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应用现代的科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把先辈的艺术营养演化为自己的“学识”来发扬传统的紫砂陶艺。

  紫砂壶艺的“创造”说来容易做到难,如不具备熟练技法、文化素养、创造理念这三方面的条件,要实现就不易了,何为难?

咸仲英作品:小济公壶

  第一难,紫砂壶的制作成型技术难,要使作品达到艺术高品位,这就很难了。“一天做十把壶容易,会的人太多,十天做把壶很难,会做的人太少。”因紫砂坭质可塑性好、表现力强、成型技法严谨,要求高,是从打泥片开始,园型器打身筒、方形器坭片镶接的方法,用手工操作,作品须经繁复的十几道工序才能完工,每道工序来不得半点马虎,上道工序一定要考虑到便于下道工序的制作,如不按顺序操作的话,会造成返工误时,质量难于控制,在每道工序中都要认真掌握泥坯的干湿度,干湿度的掌握,全凭手感的经验确定,掌握得不好,会影响泥坯和成品的质量,紫砂成型的后道工序,行话也叫俗话“了坯”难度最大,是确保体现紫砂作品“精、气、神”的最后一关,要求十分严密谨慎。我的实践体会,在动手前,必须不厌其烦、心无杂念,平心静气、精力集中、一丝不苟、仔细琢磨,才能收获,操作时各种工具在坯体表面、重复、重复、再重复地精塑细雕,不少于十遍、百遍地周而复始地光来又刮去,当作品完工后,表面感觉很滋润光滑而又不不见工具痕迹,要做到一点、非一日之功,可不容易也!这一道工序可这样评述:是技术和艺术的配合,是精神和精力融合,是平静心态和耐久力的感悟,但这还是完成作品的第一基础。

 

  第二难,要真正理解掌握紫砂陶的艺术文化内涵难。紫砂壶工艺者需具备艺术文化的基本素养,它的得来是“天赋”加“勤奋”,通过长期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深入生活、扩大视野、敢于创造、不断实践而得来的。紫砂艺术和其它陶艺发展一样,都是遵循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逐步渐进、不断丰富自身中演化地发展。因此,我们要对紫砂文化历史了解研究,把握其艺术演进的规律,不能脱离传统基础,因为人们受到五千年中华文化史的影响下已形成了传统习俗和欣赏习惯,如将所谓“全新”面貌的作品推出,失去传统的特点,将会使人们感到突兀,不易接受。

  第三难,树立创造观念难。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经济的诱惑力会使部分人脑子迷惑、丧失艺德。为继承发扬紫砂传统文化,作为陶艺工作者,必须树立轻利重艺的“创新”观念,为此,我要求学生从事紫砂专业,首先要树立起“不怕苦,不怕穷、不怕繁、不怕难”的精神,刻苦学习,不断创造。如没有创造性的追求、唯有急功近利的欲念,那作品只能在模仿和貌似的低调中回旋缺乏个性的艺术品位,单纯为了利益而忙于复制造假,这是不可取的。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