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27 来源:紫砂之家
泥料决定着茶香;决定着是否能隔夜不膄;决定着是否能养出包浆。黄龙山自从封矿后,原先的藏泥就越用越少,目前不少泥是从周遍城市运来的,比如溧阳,长兴,湖州等地都有陶土出产,混合色素就成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所谓“紫砂壶”。泥这方面,说真的。很多做壶的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卖壶的不懂也属正常,买壶的朋友不懂更不为怪了。但是周遍城市运送过来的泥土本企业一略不采用,坚持原矿。因为泥性不一样,铁质较高,云母·偏少。还有同样窑温下,茶壶的收缩比例参差不齐,很难掌握。
不同地区得质层的矿物质形成不一样,也解释了为什么紫砂茶壶一定要出产宜兴,只有宜兴的紫砂壶才正宗。紫砂壶不像是衣服鞋帽在全国各地,全世界都可以生产。而紫砂壶是宜兴的特产,也只有宜兴可以生产。而现在紫砂壶的形成手法已经在去年编入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计与存档中。我相信紫砂不管是作为宜兴外交的名片,或作为一种艺术的传承,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
壶的优劣与泥料的粗细无关(与制壶者技术有关)。好的紫砂应该有玉的质感和砂的肌理感,通俗地说,就是有颗粒状附在紫砂表面形成的效果。很多收藏者认知有误,通常认为泥料粗的壶档次不够高。
实际上,壶的优劣与泥料的粗细无关,料的肌理感好才能突出紫砂的特性,目前市场中比较盛行的泥料越细越好的观点反而是泥料鉴别中的误区,(好的紫砂壶是看制壶者的技术)泥料的粗细在练泥时候是比较工艺流程的复杂度和熟练度。通常紫砂泥40-50码的,制作者一般比较容易制作。在处理壶嘴和壶把的接头处容易理的清楚。交接处的记印比较好处理。但是泥料在60-70码的时候在处理壶嘴和壶把交接处非常难处理,制壶技术不高或以往没有经验者往往就进行不下去,勉强做好的烧制出来后,嘴把处接头记印明显,也只能做残次品处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