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6 来源:紫砂之家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壶,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西施壶”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以笔者的管见,当属徐友泉。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实在是因为写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阳羡茗壶赋》。吴梅鼎的父亲和徐友泉交好,并请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壶,成就了一段佳话。吴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如时之粗”时,他不知道,紫砂史册上,已经有了他浓重的一笔。
除了徐友泉之外,还有一位史料有载,做过西施壶的,当属沈子澈。沈子澈是明末崇祯年间的紫砂好手,晚于徐友泉,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徐友泉做过的型款,创意上就大大打了折扣了。
现在我们大家所说的西施壶,笔者以为主要是以王寅春、顾景舟所做的西施壶为蓝本,顾式较之王式,总体上大同小异,前者清秀、后者丰满。但是,一、倒把(古称反鋬);二、短椎流;三、乳形的盖子加身筒;四、截盖;五、乳头形的壶扭,这五大造型要素,王式和顾式两者都是一样的。王、顾之后的艺人所做的西施壶,基本都是沿用这款型制。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他们试图做一些创新,所做的作品脱离了前面“五大要素”,但还是不离“乳”这个母题。
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是很多壶友的最爱,它憨厚、小巧、精致、清新等词都不足以形容的独特的韵味。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倒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