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06 来源:紫砂之家
宣兴誉称陶都,世为陶乡,生产主要分布在丁蜀镇,丁蜀镇由丁山、蜀山、汤渡等小镇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形成,七十年代中期,80年代后期将其周边乡村纳人其辖,形成55平方公里、居有十万以上人口的大镇,与陶瓷生产有关联的足有七成,与紫砂产品生产有关联的又不少于其中的二成。
紫砂陶器产品闻世几百年,盛衰均有,五十年代初主要市场仅在上海、无锡,其次是遍于太湖流域的乡村茶馆评弹书场,六十年代更是凋零难持,七十年代末愿意从业紫砂者不多,调出工厂者为数不少,然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紫砂身价始增,首推徐秀棠之雕塑,《肖翼赚兰亭》、《煮酒论英雄》、《雪舟学画》等一批佳作誉起广交会、影响较大。其时顾景舟先生《提璧茶具》评为全国银奖。1984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李昌鸿、沈巨华的《孙子兵法》竹简套壶和顾绍培、沈汉生的《百寿瓶》双双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金奖,给国人一信号,当代紫砂陶‘产品其盛自始。以后至今的十多年中,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形式多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间家庭手工作坊荀现,路人争说紫砂、世人争做紫砂,其盛、其势,谓不可挡,给人们的价值观念、从业观念、生产格局、生活方式、消费层次,当然还有贫富分极起了重要的变化。此时老叟和孩童,说起紫砂,如数家珍,顺口就可以报出一长串新老紫砂艺人的名字。一些名门望族的后裔们叙起先辈爱壶、藏壶、玩壶的轶事风彩各异,陡增的紫砂身价,身临破墙残瓦陋室唏嘘不已。有的更咀咒“文革”时期的无知,粉碎了一大批民间藏之精品。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