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22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是造物艺术圈文化共享的一大成果。关于宜兴紫砂的研究,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把紫砂当作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过于强调文人艺术家的参与和文化提升,一是把紫砂工艺视作特有的技能,将紫砂做时空隔离,这些研究很明显有着某种局限性。忽视了紫砂器物是民间工艺文化在长期内外互动中形成的复合体这一事实,切断了紫砂器物中实际存在的工艺交流,遮蔽了民间造物艺术的复杂机制和内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杨子帆老师,以长达8年时间,驻足鼎蜀,深入观察,长期体验,撰成《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一书,书中对紫砂器的材料与工具的分析、对工艺程序的解读,对工艺及其思想的诠释,都显示了紫砂器是在一片肥沃的制陶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工艺技术是紫砂意蕴产生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紫砂器的技艺是典型的,但绝不是个别的、单独的,它的形成固然有文人参与的因素,但更是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广泛吸收和活用造物技艺的成果,进而形成设计独到、新颖美观的紫砂器并闻名于世的。可以说,一部紫砂发展史,也是一部地域性民间艺术的发展史。
《紫砂的意蕴》一书的一大亮点是丰富的技艺实例解析,而且大多为第一手获得的资料。作者为紫砂工艺的研究,在宜兴丁蜀镇作长达8年深入的田野考察,搜集到大量珍贵的工艺技术数据、资料,文中诸多精彩的图例、事件、细节,很好地体现了研究者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深入研究对象的场域进行考察、无疑是对物的技术本体形态的追寻,缺少这样的考察就会失去研究的基点。书中第三章关于紫砂制陶工具,从名称、材质、用途、尺寸等通过实物测量,归类、排列、制表,第四章成型工艺范式归类,从“作料”方法、敷脂泥、泥的“回片”、拍身筒等等的技术环节记录,再对线圆壶成型、觚菱壶成型、方壶成型等的解读,无一不出自直接的观察与深度的访问。如此纷繁细致的分解分析,读来令人叹为观止,驻足鼎蜀,体现了研究者“进入”实地、长期观察的“在场性”。
这种“在场性”的研究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是一种从主体到对象、从考察者到被考察者的研究方式,是写实主义的研究范式。通过“在场”的深度挖掘,构筑起整体的结构模式,并将技术置于工匠群体中观察辩析其思想内涵,从紫砂发展的历史脉络丝分缕析其“宜物”思维和感知活动,展现出紫砂是在历史进程中丰富的造物文化土壤上孕育而成的,其意蕴表现在“宜物”思维的拓展、统筹思维的构建、工具意识的深化等方面。这种意蕴解读,体现了本书不是简单的紫砂工艺技术的解读,而是点明了紫砂所具有的对“意蕴”的追求,是一种理论性的解读。
紫砂在发展过程中掌握了“物”的特性,吸收了它物的技艺,适应了生活需求,融合了文人情趣,从而摆脱了“物”的累赘、“技”的束缚,表现出十分自由的艺术意蕴。《紫砂的意蕴》一书,以工艺匠人的技艺入手,阐释紫砂艺术厚重的历史积淀,既从实践观察出发,解读工艺全过程,又从中探索建构方式,具理论思考,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关于紫砂艺术的系统性、逻辑性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尝试。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