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27 来源:紫砂之家
宜钧釉紫砂器是宜兴紫砂器中的一朵奇葩,始创于明万历中期,由制壶名家欧之明创烧,以白泥或紫泥为胎,并施以仿钧窑的乳浊釉,因釉面与宋代钧窑乳浊釉相似,所以称为“宜钧”。生产宜均最重要的窑场为“欧窑”,迄今罕见,为宜钧之极品。釉面有仿哥窑纹片者,有仿官窑纹片者,主要是仿钧釉,色彩甚多。宜钧釉从明末开始进献于宫廷,乾隆后较少,至清末民初又开始仿制。宜钧胎骨为紫砂,因存在时间短、制作昂贵,故留世甚少,较珍贵,现故宫也只有20余件藏品。
清朱琰《陶说》谓“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县有欧子明者所造瓷器曰欧窑”。其釉面光亮,釉层较厚,不透明,开细纹片,造型多样,主要为文房用品及陈设品。这类宜兴紫砂带釉器,非常注重釉色与形体的美,如仿米色哥釉玉兰式花插,天蓝釉凫式壶,仿钧窑玫瑰紫釉盘等,都别具一格。“欧窑”之所以名垂史册,就因为釉色的瑰丽而驰名于世。《匋雅》的作者陈浏也在书中称颂:“欧窑妍且姱,绚丽同晨葩。”
明代“欧窑”宜钧紫砂器特征:
1、原料材质:为原矿粗砂,呈紫褐色和灰褐色,胎体近似缸体,手感较重、粗糙。
2、练泥与烧造:采用木株舂后,浸入水中漂洗,取面上的砂泥制作,故器物含杂质较多。烧制过程中,未使用匣体,器物表面沾有许多“沾釉泪斑”,严重的底部均有釉斑。
3、制作工艺:欧窑为手工制作,胎体内有明显接痕和指纹印,造型简单、古朴。
4、釉面色彩:釉面为外挂满釉,釉面有窑变流淌纹,釉肥亮泽,光润可鉴。
宜钧器由于釉汁掩盖了紫砂固有的天然肌理和质朴古雅的艺术本色,加之工艺要求复杂,制作成本高,在明末清初风行一阵后,很快便衰落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