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4 来源:紫砂之家
三、清末期
也就是同治到宣统。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四、民国初期
约1911-1938年,以1920年-19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吴小卫)
吴小卫个人简介
吴小卫(印章使用名字:吴晓伟、吴小伟、晓伟),字御陶人、紫来,号蜀山居士,自称白砂散人。著名紫砂学家、资深陶艺家、杰出壶艺家。1966年出生于陶都宜兴,1984年进紫砂一厂,1986年考入紫砂研究所,期间得到多位大师的指点,跟随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辉、高级工艺美术师鲍正平学习设计,随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陶艺高研班进修学习,对古今中外陶艺发展史都有深入研究。在2008年期间得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韩美林先生的亲自指导,其作品造诣深厚,创新性强,传统根基深,集观赏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体,是当今中青年陶艺家的领军人物。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紫砂一厂特聘高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