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故宫藏紫砂壶 一段尘封的记忆(上)

故宫藏紫砂壶 一段尘封的记忆(上)

时间:2015-03-11 来源:紫砂之家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故宫的紫砂茶器在展品中并不起眼。由于过去“茶与茶道文化”在故宫的专项研究中处于非主流地位,所以,故宫古器物部门没有专门的茶具这一档,瓷器归瓷器档,木器归木器档,紫砂则归于陶器档,特别是紫砂器物,长期没得到重视,故宫一般将它们归类于三级文物,甚至属于非文物,近乎生活用品。

  1971年因为“备战备荒”,故宫博物院清理文物,把这些紫砂器和茶籯等器物都打包放在大箱子里,也就是所谓的“战备箱”里。一直到1997年,因为港台的茶学研究之风传进大陆,研究员王健华将之陆续整理出来做研究,这批紫砂器物才呈现于世人眼前。王健华说,她是1998年陆续将紫砂器整理出来做研究的。当时故宫的紫砂壶没有一个明确细账,也没有出版过相应的专著,所以为数众多的紫砂器,是打开了外面包裹,首先是慢慢清理干净,然后查取故宫档案,并与外界流传的器物细细比对,才慢慢确定年份和归属的。

  “过去老先生们比较明确的就是几把乾隆皇帝使用过的紫砂壶,非常有特点,或者刻有乾隆的御题诗歌;或者是现在失传的一些技术,比如紫砂胎彩漆描金壶;这几把清楚。但是大部分紫砂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不清楚的。”起头是1998年,南京博物院有位老先生联系王健华,问她清楚不清楚北京故宫的紫砂情况,她说完全不知道,但是正在陆续整理中,但是这整理颇耗费工夫。2000年,上海举行清朝的紫砂大师陈鸣远的研讨会,让她介绍具体情况,可是那时还没完成这项工作。之后陆续出了研究论文,直到2007年,才正式出版了《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一书。

 

  难登大雅之堂的“土缶”

  故宫所藏紫砂,最珍贵的还是茶具,明朝开始,故宫博物院开始陆续收藏紫砂器物,但是并非外界通常所使用的简单的紫砂壶。王健华说,她的研究结论是,当时宫廷审美与外界审美不同,追求华丽,难以欣赏刚问世不久的紫砂壶所带来的那种朴素感,宫廷有文献直接呼之为“土缶”,觉得弥漫乡野之气,难登大雅之堂。即使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器物,也需要有别样的包装才行。

  故宫有件全世界仅存的时大彬所制的内胎紫砂、外为漆雕的壶,特别能说明这一点。时大彬为制壶大家,现在不少作品出土于明代墓葬,国内很多博物馆也有其作品。王健华说她四处寻访过,最近还在无锡文体局见到一把出土于甘露乡的华师伊墓的时大彬壶,名为如意纹盖三足壶,非常精美。“那时候属于紫砂的初创期,有一种质朴的美感,非常圆融自然。虽然加工精细,但可以看出手工的印迹,那种古朴美,要放在当时环境中去看,不是漂亮,而是自然本真,其实就是紫砂壶处于童年阶段的那种美,看着特别干净。”

  但是,这种注重肌里美和泥土素朴感的东西,当时宫廷一件都不收藏,整个明朝没有收藏素面素心的本色紫砂。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时大彬壶,外面髹了几十层红漆,四面开光雕刻各种锦绣地花纹,正面是松荫品茶图,底和柄都是飞鹤流云图,底部髹的是黑漆,透过漆可以看到里面的时大彬造称号。整个器形为四方形,圆口,曲流,从弧线和设计上,看得出时大彬的功力。当时这种制作非常麻烦。“我们有漆器专家研究过,这种制造方法不晚于万历年间,每涂一层,需要在地窖里先阴干,然后再涂,所以需要一两年的制作周期,黑色的壶底漆下面仔细看,有隐藏的时大彬制几个字,这也是故宫所仅有的。”

 

  但是,另一个疑问产生了:紫砂注重透气,那么这件髹漆壶是使用还是不使用?有另一件髹漆的残壶,似乎能说明这一问题,这壶原为提梁雕漆壶,为皇太后的寿康宫所用,按照现存的一些文字证明,原本应该为一对,另一只不知所终。现存这把壶的提梁已经断了,只剩下溜肩壶身,外面的漆也掉了,露出了栗红色的细润的砂泥。按照专家的研究,这把壶应该出自明万历年间,由使用的程度来看,不该只是观赏壶,肯定使用过,而且是日常使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两把壶都属于大壶,当时宫廷使用的壶普遍偏大,包括清宫所使用的壶,南方流行的功夫茶的喝法并不为宫廷采用。而且,不存在功夫茶喝茶过程中的淋壶、浇壶等行为,宫廷觉得这个“野”,一般也就是泡好茶后再倒到茶杯中饮用,所以,这些外部有装饰的紫砂壶的外部纹彩不需要总是和热水接触,有助于其保存。

  除了这两把壶,故宫博物院收藏最多的明朝紫砂,是名为“宜均”的器物。所谓“宜均”,是当时宜兴生产的挂釉紫砂,因为当时生产技术的粗陋,素面紫砂的表层还很粗涩,为了弥补,往往再挂上当地出土的釉,釉色乳浊但是富有变化,主要有天青、天蓝还有米色、月白等颜色,和河南的均窑有相似处。“我们去当地羊角山发现有一些碎片,基本上是宜兴本地的釉,涂抹在陶上,然后烧制,按照当时的烧制条件,温度不超过900摄氏度,各种颜色的残片也很漂亮。”

  这种文房制品受到了宫廷审美的认可,流行后,开始专为宫廷烧制了一部分,“宜均”胎体轻薄,上釉再烧制的过程中,很容易破碎,所以当时就有记载,似有佳者,但不耐用。虽然如此,但紫砂器物表面粗涩的特性被弥补,所以达到了皇家御用的标准,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很多是文房陈设器物,品种有仿的古汉方壶、葫芦瓶、各式笔山等,釉色为灰蓝与深蓝,外加灰绿的混合中间色。当时最流行的一种颜色,是灰蓝,有一件海螺笔洗,被称为“灰中有蓝景,艳若蝴蝶花”。一直到雍正年间,这批陈设物还在使用中。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