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06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出产的陶土,按其颜 色、产地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涧涂甲 泥、瓦窑甲泥、西山嫩泥、山己 山泥、蜀山泥、白泥、黄泥、 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甲泥是深藏在地层里的一 种页岩,未经风化,也叫石骨。嫩泥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 种黏土。它们质性有软硬、韧 脆、粗细以及耐火程度的不同。各种陶器根据大小、厚 薄、曲直之异,用泥也各有区别。白泥、黄泥、绿泥和紫砂泥用水簸法精炼后,可以单独制造陶器。其他各种陶土均需 混合作用,方能获得良好的窑 业性能。其配合量随制品的种类、性质和形状大小而异。
宜兴陶土资源主要种类白泥、黄泥、东山泥、本山泥、涧眾泥、西山嫩泥、紫砂泥、 红栋泥。
白泥是一种单纯粗砂质 招土质黏土,用于生产砂锅、 傻罐和彩釉工艺陶,原泥呈灰白、桃红和象牙白等色。经淘 漂压滤后,表面细腻光亮,烧 成以后呈象牙色泽。嫩泥(亦称黄泥)颜色有 浅灰色、淡黄色和黄红色等。 因这种泥风化程度好,质地较 纯,具有比较好的可塑性和结 合能力,可以保持日用陶器成 型性能及干坯强度,所以它是 曰用陶器中常用的结合黏土。
甲泥(亦称夹泥)是一种 硬质骨架泥岩,粉砂质黏土, 未经风化时叫石骨。这种泥料 种类很多,按颜色和硬度的不 同,分别冠以产地名称。如本 山甲泥、东山甲泥、西山甲 泥、涧涂甲泥、瓦窑甲泥等, 颜色有紫红色、紫青色、浅紫 色和棕红色,是制作日用陶器 大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
紫泥(古称青泥)是制作 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紫泥都深藏于甲泥之中,所谓甲泥,即 夹于地层之下,深埋在山腹受 自然压力后,一般呈坚硬的块 状,好像铁甲而得名。而紫泥 则又埋于甲泥之中。因此,紫 泥又向有“岩中岩”、“泥中 泥”之称。紫泥的种类较多, 有梨皮泥,烧后呈冻梨色;淡 红泥,烧后呈松花色;淡黄 泥,烧后呈碧绿色;密口泥, 烧后呈轻赭色。还有一种本山 绿泥,矿土呈蛋青色,表面光 滑如脂,该泥夹于黄石板与甲 泥之间,又称夹脂。
红泥(或称朱泥)是制作 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矿石呈橙 黄色,埋于泥矿的底部,质坚 如石,亦称“石黄泥”,即古 人所谓“未触风日之石骨也” (清•吴骞《阳羡名陶录》)。 产量较少,不仅独存在于矿层 中,多从原料中挑选出来。因 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 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檗红等 色。因为产量少,过去除销往 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 身外,一般只用作着色的原 料。如在紫泥制成的胎面,再 涂上一层朱泥,就可以烧成粉 红色。
奶來第-一章紫砂陶原料——五色土绿泥(亦称段泥)是紫泥 矿层上面的一层绵头,产量不 多,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泥 低。绿泥大多用作胎身外面的 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 颜色更为多样。如在紫泥塑成 的坯件上,再涂上一层绿泥, 可以烧成粉绿的颜色。
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 紫砂泥,其原泥分为紫泥、红 泥和绿泥三种,地质特征及成 因基本与甲泥一致。质地细腻 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 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 与它同类的还有大红泥、乌 泥、白泥、本山绿泥和墨绿 泥。这些陶土都深藏于岩石层 下,杂于夹泥之中。出矿时呈 岩石质块状,经过摊场风化, 成为豆粒颗状,再经细磨,通 过每平方厘米200多孔眼的罗絹 钢丝筛筛下粉末,力卩15%的水拌 成生泥块,再经多次捶打,使 泥料压缩黏韧,就成了可以用 来制坯的紫砂泥。
根据1925年,普查资料,宜兴陶土的种类及分布为:白 泥产白泥场,黄泥产黄泥场, 甲泥产南山、黄龙山、涧沧, 嫩泥产西山前、任墅、瓦窑、 赵庄,紫砂泥产黄龙山,架土 产瓦窑、任墅、黄泥场,红泥 产赵庄,绿泥产黄龙山。
1978年的地质普查资料反映,宜兴的主要陶土种类及分 布情况如下:白泥,颜色有灰 白、桃红、象牙色等数种,主 要分布于兰山、大潮山、白泥 场一带;甲泥,有本山甲泥、 西山甲泥之别,主要分布于黄 龙山、张渚、杨店、林场、均 山、东山、黄泥场、涧沧、涧 坞,矿源从南山一直延伸到父 子岭、董塘一带;紫砂泥主要 分布在黄龙山一带;嫩泥,主 要分布在川埤、西山红庙、蒋 立桥等地;红泥,出产于川埠 境内的西山和赵庄。
截至I984年,宜兴陶土资 源共发现55处重点矿点,陶土 矿占全省总储量的95%以上。其 中甲泥矿分布:鼎蜀镇以北1 公里处黄龙山,以北3.58公里 处的朝阳山。以西12公里处宜 兴林场。以南6公里处的凤凰 山,以南8公里处的兰右。西北 1.5公S处的青龙山。湖汉镇西 南的纸坊、罄山寺。以西4公 里的苍坞界,涧坞村东北、东 南的洪岭。张渚镇以西4公里的西山桥处。茗岭乡以南3公里处的向山、平园村。太华乡杨 店官庄缸窑界。铜峰乡的西梅 园。白泥矿分布:鼎蜀镇以南 6公里处的白泥场,7公里处的 东大潮山,8公里的兰石。西南 2.5公里处的南山。太华乡桥涯 村、深洞村。茗岭乡以南3公里 处的向山、平园村。湖汶镇以 西4公里处的苍坞。新芳乡琅 圩山。嫩泥矿分布:鼎蜀镇西 南2公里处的沙山。以西3公里 的石柱头、红庙、香山。以南
3.5公里处黄泥岭。西北1.5公里处青龙山。茗岭乡长岗岭。 湖汉西南3公里处的七里棚、九 里山。太华乡杨店。耐火泥分 布:张渚镇西的鸡笼山。太华 乡杨店。茗岭乡以南2公里处的 涂里,大庙西的北山。鼎蜀镇 西北1.5公里处的青龙山。其他 还有:茗岭乡涯村瓷土、瓷石 矿,湖汉乡以东省庄瓷土、瓷 石矿,立新红泥矿,大港小坞 头红泥矿,柏山永康瓷石矿, 鼎蜀镇以南7公里处东大潮山北 坡的紫砂石等等。
宜兴的陶土原料都产在鼎 蜀镇附近几十里范围内的山区 和原野。宜兴境内有三条主要 山脉,即铜官山脉、龙池山脉 和太华山脉。陶土资料主要分
布在这些山区里。据1957年江 苏省工业厅勘查的结果,仅鼎 蜀镇附近的大潮山、兰山、南 山和黄龙山等几处的陶土蕴藏 量就达1000亿吨以上。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