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西溪遗址的陶器

西溪遗址的陶器

时间:2014-12-18 来源:紫砂之家

  西溪遗址位于宜兴市芳庄镇西溪村,遗址现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对约1~2米的长条形土墩,东西长400多米,南北宽120多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2003年5-7月和2003年9月——2004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1039.5平方米。 发掘结果表明,西溪遗址主要的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左右,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早期遗存约在7000——6500年之间,相当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早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型主要有釜、豆、罐、盆、钵、甑、匚、禾、蒸箅、器盖、器座、支座、陶拍等。陶器的质地以夹细蚌壳末红陶为多,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黑衣陶、褐衣陶和褐陶。陶胎较为一致,细蚌屑的含量较高,基本不见泥质陶和夹砂陶。胎质较为疏松,火候相对较低。平底器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不见圜底器。

 

 

  陶器的装饰纹饰简单,大多为素面,仅有少量锯齿纹、镂孔、刻划纹等。 晚期遗存约为6300——6000年,相当于马家浜文化的晚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形主要有鼎、釜、豆、罐、盆、钵、壶、禾、匚、甑、缸、器盖、炉箅、蒸箅、支座等。陶质中夹蚌陶数量减少,但所夹蚌屑较粗,有的在器表清晰可见。出现了泥质陶和夹砂陶,并逐渐增多。夹蚌和夹砂陶中红陶和褐陶所占的比例较高,黑陶较少,红衣陶显著减少,黑衣陶已不多见。出现少量夹砂白陶。泥质陶中,红陶和红衣陶较多,灰陶、黑陶、黑衣陶较少。平底器继续存在,与大量出现的三足器、圜底器共存,圈足器数量不多。陶器火候普遍升高,胎质相对较硬。 陶器的装饰主要有捺窝、锯齿纹、附加堆贴、镂孔、凸棱、条形凹槽、弦纹、刻划纹等。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