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25 来源:紫砂之家
名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这是明代文学家李渔对紫砂壶的总评价。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好?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它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侪商彝周鼎而毫无愧色(见张岱《梦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
清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一首《陶器行》诗里,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句,可见宜兴紫砂的身价是非常高的。究竟值多少钱呢?名人周澍《台阳百咏注》里说: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年,则值金一笏。到了清代康熙年间,也是一具尚值三千缗。(陈其年《赠高澹人诗》,见《阳羡名陶录》)可见名家出品价格尤高。再往后,则凡是明代名家所制的紫砂壶,不仅价埒金玉,而且已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吴梅鼎《阳羡名壶录》)不仅如此,甚至一些残破的紫砂壶,也有人愿意出价收购。周伯高就是这样的人。他说:供春、大彬诸名壶,价高不易辨。予但别其真,而旁搜残缺于好事家,用自怡悦。(吴骞《阳羡名陶录》)
紫砂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成为风雅之举。他们对紫砂壶的评价是: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奥玄宝《名壶图录》)
(一)独特的材质
宜兴紫砂是以紫泥、红泥、绿泥等天然泥料雕塑成型后,经过1200℃高温烧成的一种陶器。紫砂土是一种颗粒较粗的陶土,含铁、硅较高。它的原料呈沙性,其沙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硬度高,但不会瓷化。第二,从胎子的微观方面观察它有两层孔隙,即内部呈团形颗粒,外层是麟片状颗粒,两层颗粒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孔。从其颜色上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用肉眼可以看到闪亮的云母微粒,烧成后成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为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为绿泥,烧成后呈浅灰色或浅黄色;还有一种是棕红色,烧成后呈灰黑色称为红泥。三者之中紫砂泥最多,而绿泥、红泥较少。
由于其特殊的材质,使宜兴紫砂壶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的醇郁芳沁。
2、紫砂器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以养壶。
3、紫砂器的冷热急变性好,即可以放到火上烧,也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而不会爆裂。
4、传热慢,而且保温,若使用提携无烫手之感。
5、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沏过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香味。
6、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砂壶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壶色富于变化颇耐人寻味。
7、宜兴紫砂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所以成型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器形,使紫砂器的花货、筋纹的造型能自成体系。
8、独特的透气性能。其透气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而且隔夜茶也不会馊。
宜兴紫砂泥所具备的这些天然的良好性能在制陶业中也是罕见的,惟宜兴所独有。
(二)独特的成型工艺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式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三)独特的宜兴紫砂文化
宜兴紫砂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其主要表现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紫砂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 ,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合、神形兼备。宜兴紫砂艺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素质、素形、素色、素饰,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其素面素心的特有品格,常使人对它情有独钟,古今有多少诗人、画家对它的喜爱达到痴迷的地步。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现在紫砂学界有一些学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即把紫砂茗壶进行划分归属。第一类是具有传统的文人审美风格的作品,讲究内在文化底蕴,追求文心,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风貌,在壶体上镌刻题铭,切壶、切茶、切景诗出为三绝称之为文人壶。第二类是有富丽鲜亮、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作品。在砂壶上用红、黄、蓝、黑等泥料绘制山水人物,草木虫鱼做纹饰,或镶铜包银,此类称民间壶。第三类作品是将砂壶进行抛光处理,镶以金口金边,造型风格迎取西亚及欧洲人的审美趣味,有明显的外销风格,称外销壶。第四类是不惜工本精雕细琢,讲究豪华典雅的宫廷御用紫砂茗壶称宫廷壶。而此类器物则代表了当时紫砂制陶的最高成就。
另外,宜兴紫砂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自明迄今,有诸多文人参与设计、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共同完成每件作品。题诗镌刻的内容已经完全提升到文学性的高度,以壶寄情,曾一度发展到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其中较著名的有陈继儒、董其昌、郑板桥、陈曼生、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唐云、冯其庸、亚明等等,这对宜兴紫砂文化内涵的扩展和深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现象是其他工艺领域中所罕见的。而其中影响较深远的则首推陈曼生。
陈曼生,字子恭,号曼生,名鸿寿,浙江钱塘人(1777-1822)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善画山水,讲究简淡意远,疏朗明秀效果,诗词文赋造诣精深,他一生酷爱壶艺,是一位杰出的陶艺设计家,曾设计壶样十八式,多与杨彭年兄弟、邵二泉等人合作,他所设计的壶多受文人雅士的喜欢,称曼生壶。他的壶型多为几何体,质朴简练、大方,为前代所没有,开创了紫砂壶样一代新风。曼生壶铭极富文字意趣,格调清新、生动,耐人寻味。陈曼生开创了书刻装饰于壶上,自此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格内涵至陈曼生时期才完美地与紫砂融为一体,使宜兴紫砂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