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紫砂金银错工艺考(1)

紫砂金银错工艺考(1)

时间:2014-11-10 来源:紫砂之家

  金银错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错金银”。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其主要运用于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的装饰。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大量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流行。两汉以后,金银错工艺日渐衰落。紫砂作为古老的陶瓷艺术,也在积极的做着改变与创新,嫁接金银错这一古老的金属装饰工艺便是一个创举,开一代先河,这是紫砂装饰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使金银错工艺在紫砂这个领域焕发了别样的光彩。

  金银错的概念

  错,金涂也,从金,昔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而《集韵》中也有语云:“金涂谓之错”。涂为何意?涂为形声字,从水,从余声,本义是一条河的名字——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说文》。后来涂字的字义发生变迁,涂字的词性转化成了动词,引申为抹刷、粉饰的意思,如涂抹、涂鸦等,涂字又通镀,以金饰物曰镀。因此,金涂的即指用金去装饰,如果用银去装饰我们可以称之为银涂。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史树青在《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一文中曾讲到:“金错工艺近世多称错金,加银则称错金银。”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器物上布置图案并且用金银去进行装饰的,我们就可以叫金银错。如用金钱绣成图案花纹的背心,汉代就叫“金错绣裆”(《西京杂记》卷一)。在漆器上做金银图形的,叫“金漆错”(《后汉书·舆服志》)。

  金银错工艺的装饰手法

  金银错的装饰手法目前只有镂金装饰法和错彩装饰法两种。

 

  镂金装饰法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镂为雕刻。在金银错工艺中,通过镂刻浅槽来镶嵌金银的装饰方法,又叫镂金装饰法。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史树青著述的《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一文,其中主要谈的就是镂金装饰法。镂金装饰的制作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制作母范,在母范的表面按花纹、图像、文字预刻凹槽,以便器皿铸成后,在凹槽内嵌金银。凹槽一般是刻成△形槽,并且在凹槽的底面刻凿出麻点,以便嵌入的金银能够牢固地附着。第二步是錾槽。“铜器铸成后,凹槽还需要加工錾凿,精细的纹饰,需在器表用墨笔绘成纹样,然后根据纹样,錾刻浅槽,这道工序在古代称为刻镂,也叫镂金”。第三步是将金银制作成丝、片、块等形状后再将金丝、金片等凿截成所需要的大小,进行镶嵌并且要捶打压实,防止脱落。第四步是磨错。“金丝或金片镶嵌完毕,铜器的表面并不平整,必须用错(厝)石磨错,使金丝或金片与铜器表面自然平滑,达到严丝合缝的地步”。

  错彩装饰法

  错彩法是汉代金银错工艺中使用较多的装饰手法,其主要工序如下:

  (1)制造“金汞剂”:

  “金汞剂”的制造是一个化学过程,即是把黄金碎片放在坩锅内,加温至摄氏四百度以上,然后再加入为黄金七倍的汞,使其溶解成液体,制成所谓的“泥金”。

  (2)金涂:

  用泥金在青铜器上涂饰各种错综复杂的图案纹饰,或者涂在预铸的凹槽之内。

  (3)金烤:

  用无烟炭火温烤,使汞蒸发,黄金图案纹饰就固定于青铜器表面。

 

  这种方法,今天有人称为“鎏金”,但古代叫“金错”。因为古代图画纹饰也叫“错”。《史记·赵世家》:“翦发纹身,错臂左衽”。原注:“谓以丹青错画其臂也”。古代画彩也叫“错彩”,钟嵘《诗品》卷中:“汤惠休曰:谢(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颜延之)如错彩镂金”。错彩和镂金是两码事:如前面所说第一种镶嵌法,也就是史树青所谓的"镂金"装饰法;而这里所说的第二种方法,即“金涂”法,就是“错彩”装饰法。如果把全器都涂上金,而没有“错彩”,没有任何花纹图案,是素面,那就是镀金,就不能叫“金错”。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