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21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雕塑源远流长,但与紫砂壶相比,紫砂雕塑也仅仅是紫砂艺人在造壶以外的闲情偶寄,造型风格受竹、木、铜雕塑的影响。在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泥上土红、绿釉,或着色油漆的狗、牛、马、鸡、鸭、鸟等各式玩偶,及紫砂小件如“渔樵耕读”、“书生”等人物水注,还有相当大的生产数,其中大部分是小孩的玩具,也有少量观音、济公、神农氏、如来佛等佛像。
紫砂雕塑的恢复是在上世纪5 0年代中后期。有关部门在注重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抢救民间艺术,举办一系列短期培训班时,没有忘记紫砂艺术,先后让一些紫砂艺人赴浙江美院和中央工艺美院深造,如朱可心去浙江美院,徐秀棠去轻工业部雕塑培训班,后再转入中央工艺美院泥人张工作室学习。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选派师生到宜兴来实地从事紫砂雕塑,如中央美院的张世椿创作了武松打虎、列宁像,冯河刘志福、沈善宽创作了马克思半身像等,上海伍时伟创作了鲁迅坐像,波兰留学生叶亚宁创作了抽象人物雕塑等,这些对于紫砂雕塑的恢复都是有力的推动随尸此矿A作社又大量招收雕塑艺徒,将雕塑纳入正式生产品种,雕塑创作和生产的人员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有较强实力的群体。
上世纪60年代初,紫砂雕塑的创作题材、内容受到诸多制约,只是为参加展览等而l创作一些 作品,如《摔跤》《女民兵》等。“文革”时期,主要是制作大小毛泽东像,如《毛主席去安源》等。改革开放后,一些束缚艺人的陈规陋习和政治戒律得到破除,一些题材禁区相继突破,紫砂雕塑有了极其明显的发展和进步。
紫砂材质色彩凝重、深沉、素朴,可塑性特强,且耐腐蚀具有永久性,适合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载体;在表现技艺上,它无须施釉,表面听任各种手法施艺,能充分表现塑像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可以十分注重细节的处理,包括服饰衣领、袍带、折皱、花纹的刻画,以求生动传神,也可大写意塑造,适合简练的块面、抽象形体的表现。
紫砂雕塑的手法多以写实为主,但也有变形、夸张之例,雕塑艺人努力拓宽题材面,时代的进步、发展,也要求紫砂雕塑有新的表现内容和相适应的表现手法。代表紫砂艺术水准的是以写实风格表现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复杂的塑像作品,如《始陶异僧》《饮中八仙》《萧翼赚兰亭》《煮酒论英雄》《紫砂先贤系列》等。它们多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也较明显。有佛像题材的作品,如《如来》《十八罗汉》《十一面观音》《和合二仙》《四大金刚》等。在表现技法上,有运用现代派观念初“形而上”手法的作品,如《坐八怪》《恒、空、善》《流行》等。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性,紫砂大壁画也成为紫砂雕塑的一个新品种。这种工艺形式面积相对较大,采用浅浮雕的形式,将富有故事性的情节,通过人物和场景的刻画展开成生动的画卷,从而成为城市雕塑新的艺术门类。这些作品有江苏双沟酒业集团的《饮中八仙》,宜兴市宜城镇的《周处除三害》,上海金山区的长5 1米,宽2.1-2.4米的日寇侵华《1937.1 1惨案》纪事浮雕,以及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唐城御花园长廊60 x 15米大型壁画《大唐盛衰图》。随着工艺科技水平的提高,近期来大型紫砂园雕越做越大,东坡书院的《苏东坡像》、丁山大水潭的《始陶异僧》,都在3米高左右,上海金山的《不忘历史》组雕群像也在2,8米以上。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