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13 来源:紫砂之家
凡事总会有个标准、有个法度,以此作为相互比较的基础,便可轻易分出高下,文物鉴赏亦然。文物鉴赏有个方便的法门,即是“标准器”,有人说“一部陶瓷史几乎可以说是由一连串标准器组成的。”的确,我们可以较轻易地利用已知的标准器(例如窑址标本、纪年墓出土器或器物本身带有可信年款的陶瓷器),通过“比较法”来作出具体的对比。目前看来,可供作紫砂标准器者,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墓葬出土器
历来墓葬出土物便是文物考古最可靠的标准器。但遗憾的是,宜兴紫砂由于年代不过五百年,明清墓葬对考古界而言,发掘的必要性较低,而往上的宋代墓葬,至今发掘已不下数干座,却没有在任何宋墓中出土过一件紫砂壶!因此,通过严谨可靠的考古发掘而出的紫砂标准器确实十分有限,目前较可供参考的是2004年年底,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展出的((砂壶汇赏——全国出土紫砂茗壶、南京博物院藏紫砂茗壶、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藏紫砂茗壶展》。该展展出了全国各地的出土紫砂壶,有江苏、福建、浙江、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7个省份14个文博单位收藏的明清时期29把出土紫砂茶壶,将这么多地区、这么多数量的出土紫砂茗壶集中展示,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此次展品出版有《砂壶汇赏》大型图册,未能现场亲睹者,不妨找来看看。
(二)古窑址残器
除了墓葬出土物外,古窑址残器也是另一可靠度甚高的标准器,但值得注意的是,古窑址残器的年代解读应充分尊重专家学者的共识形成,以下兹举一例:1976年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时,在移山整基中发现的羊角山古窑址,此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在其废品堆中发现了大量早期紫砂器废品,以各式壶类为主,有大量的壶身、壶嘴、提梁、把手和器盖出土。有学者依其堆积层分布,发现部分壶嘴上的捏塑龙头装饰,与宋代南方流行的龙虎瓶风格一致,并有宋代小砖一起出土,推断其“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并命名为“羊角山古紫砂窑”。学者冯先铭、贺盘发、杨振亚、刘汝醴、吴山及陶人顾景舟乃据此支持宜兴紫砂起源于宋代。但此说并未能形成共识,近年来多有考古学者撰文反驳,举证认为紫砂陶器起源于宋代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由于事关宜兴紫砂起源年代,各界都认为应早日着手寻找更可靠的证据,终于在2005年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无锡市博物馆、宜兴市文管委和宜兴市陶瓷博物馆组成的宜兴市古窑址联合考古队,对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古窑址进行试发掘,共发掘面积334平方米,出土各类陶、瓷标本万余件。堆积层次厚达11米,断代标尺基本确立;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在此发现了明代晚期的堆积,估计也是一处古窑址;同时还发掘了一个清代中期停烧的古窑址。考古人员并在各堆积层发现了大量从明末清初到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紫砂残片。考古队领队杭涛表示:“从这次考古发掘来看,可以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中晚期。”此次考古调查可望解决目前颇有争议的紫砂起源问题。
(三)水下考古发现
近年水下考古研究方面迭有所获,研究所得的结论更成为文物考古、断代的重要佐证,其中南洋水下考古的成果尤其受到学界重视,并被赋予较高期待。南洋也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和国际贸易、货物转运、集散的重镇。当然,这条海上丝路之路下所蕴藏历代沉没商船中的大量文物,也成为今日研究贸易史、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的重要宝库,更是海洋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在南洋陆续出水的陶瓷器中,不乏有宜兴紫砂陶器,如乾隆十六年十二月(1752年1月)在南洋沉没的捷达麦森号(Gelder—malson)(又称南京号);再如道光元年十二月(1822年1月)在南洋沉没的泰兴号(Tek Sing);又如道光年间(1845年前后)在南洋沉没的迪沙如号(Desaru)。这三艘沉船所发现的宜兴紫砂陶器各具特色,也传递出若干可贵的文史信息,值得注意参考。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