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03 来源:紫砂之家
百年来,紫砂是人们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将紫砂艺术视为陶冶情操、丰富意境最独特的方式。而陶刻,作为紫砂艺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它在书法、绘画与文学修养的融合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紫砂陶刻,最初见于清朝初年,当时是各个制壶的艺人为了铭刻款式作记所采用的方法。后来随着壶身的发展,紫砂陶刻丰富了起来,在制壶艺人的巧妙心思下,它渐渐融入了金石、文学、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了集文人、陶工、文工的智慧结晶为一体的艺术收藏品。
纵观紫砂的发展史,它就像上天赐给宜兴的天然宝物,在历代文人与艺人的共同创作中汲取着我国多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元素。从一般的日用陶瓷到具有美学价值的高雅艺术品,再到成为一种富有民族精神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刻艺术始终如诗人般洒脱、哲人般淡然。
紫砂陶刻,拥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无限魅力,为了探究紫砂陶刻的精髓,笔者特意采访了洪尚紫陶轩的创办人陆洪尚先生。陆老先生自95年从石家庄正定育春美术学校国画系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着紫砂陶刻与制壶的工作,先后曾得到著名书法家潘汉迟、段玉鹏、刘元珠,以及知名画家陈金言、马爱州等的指点,其作品精雕细刻、雕砂细而匀称。此外,陆老先生自创的十二生肖系列、龙凤呈详、梅兰竹菊、百寿百福等,完美地将书画艺术与紫砂技艺有机结合,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推崇和喜爱。今天,陆老先生将带领笔者和大家一起去了解紫砂陶刻过程的特点。
紫砂坭制成坯,易于刻划。艺人用竹刀尝试过,然坯之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之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因此紫砂陶刻一般用薄刃快口之尖刀刻划。刻石章用平口钝刀,且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一般以石就刀,石转刀不转;而紫砂坯体,有平面,而更多的石弧面且体大易损,一般只能以刀就坯,捻管转刀为紫砂陶刻最具特点,最基本的刀法。紫砂陶刻表现的内容很丰富,主要以传统中国书画为题材,倾向於简约,清逸的,具文人意味的内容,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乐于并习惯欣赏的。
捻管转刀法最适宜在紫砂上表现书画,能保持紫砂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能体现紫砂醇厚、朴素,隽永的意味。因此,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是最具紫砂陶刻特点的而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刻工具与技法。
紫砂陶刻是一般人不易介入的艺术。一个陶刻家先要具备相当高度的技艺修养、书画水平,又要熟悉紫砂坭性,加上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掌握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锻炼、体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的。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