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宜兴紫砂:中国的红色瓷器

宜兴紫砂:中国的红色瓷器

时间:2014-09-01 来源:紫砂之家

  明朝末年,宜兴紫砂被大量出口至欧洲,在外国商人中间风靡一时,他们称它为"中国的红色瓷器。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指的就是宜兴紫砂泥。宜兴旧称阳羡,紫砂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在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的紫砂古窑址中出土的紫砂残片,经鉴定,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由此可知,紫砂的运用,到现在已将近有千年历史。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关于紫砂的古迹是涧众龙窑和位于前墅村的明代前墅龙窑。前墅龙窑是国内现存的两座还在使用的龙窑之一。宜兴紫砂器的代表是紫砂壶,明代中期《阳羡茗壶系创始》载:“金沙寺(在宜兴湖滏镇西南)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的、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这就是紫砂壶的制作描述了。估计金沙寺僧人的壶具在当时已经做得颇有名气,不过,看描述,当时制作茶壶的方法与现在不同。当时是做成一个实心的泥胚,然后挖去中间的泥料,成为中空的茶壶,现在的制作中,是将泥胚打成泥片,围成壶身。与金沙寺有关的紫砂故事还有供春,也即大名鼎鼎的“供春壶”。相传供春为正德嘉靖年间人,是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吴在金沙寺中借寓读书,趁此机会,供春向金沙寺的僧人们学习紫砂壶的制作技艺,或许因为供春的天赋过人,也或者因为时常和当时的读书人在一起,供春按照当时文人的审美习惯,仿制金沙寺旁的大银杏树瘿,做出了一把天然奇趣的“树瘿壶”,赋予了当时作为实用器皿的紫砂壶更多的人文气息,将紫砂壶带进了文人雅士的圈子,受到了文人的追捧。此后,宜兴紫砂界大师倍出,明清时期的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鸣远等名家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做紫砂壶,第一是要有紫砂矿。紫砂壶出在宜兴,并非是巧合,而是在当地有非常优良的紫砂矿资源,丁蜀镇黄龙山就是传统的紫砂矿产地,黄龙山所出的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组成,其制成的紫砂成品泥具可塑性强、生坯强度高、干燥、烧成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现在的黄龙山已经受到了保护,不再允许私人采矿。进入黄龙山,必须要经过当地派出所的批准。从现场来看,已经有大半座山成为了一片湖面——这是本世纪初露天开采所形成的,此前,都是水面以上位置暗宕横向或斜向开采,湖水极为清澈。在湖的对面,还是可以看到许多裸露的紫砂矿。但是一般只能进入到这里,矿井的入口已完全封闭,不允许参观和采访。

  黄龙山的泥料,在宜兴当地而言,被视之为最好的泥料,本山料即黄龙山料,都是用来做高档壶和高级的仿古壶的。有些低等级的紫砂器往往用外山泥。

  紫砂料的鉴别,一听,二看,三摸。一听是听壶盖与壶口的磨擦声,有沙沙的声音,声音质感清脆,带有金属感。二看,胎体有窑火,窑灰,比较暗没有光亮。三摸,把手指按住壶表面,不粘手,有摸豆沙的感觉。掌握了这三点基本上可以分辨紫砂与非紫砂料壶的鉴别。好的紫砂料做出的紫砂壶非常透气,一般来说在暑天可保茶汤一夜不馊。

  现在黄龙山料价格昂贵,某些品种的泥料储藏量很小,有些不法的商人,甚至使用高岭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属氧化物调制的化学泥。金属氧化物往往超标添加,所以化学泥做出来的茶壶,颜色鲜艳,甚至有些妖艳。真正的紫砂泥色泽沉稳,就算是朱泥,也有一种厚重感,颜色正而不妖。经过人的长时间玩赏,颜色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爱壶人所说的“养壶”,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金玉的润泽之感,而化学泥则绝对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变化了,且长期使用化学泥,超标的金属物被溶解出来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在湖畔的岩石里可以看到,岩石与岩石之间的夹层里闪烁着的就是云母片。据介绍,这些富含云母的片层经过风化后就是最好的紫砂矿料。其实历史上紫砂矿的开采一直是夹泥的开采,而并非矿石。直到1960年代原料总厂成立,才设置分拣车间,将紫砂矿料从开采出来的夹泥中分检出,供给紫砂工艺厂使用。

 

  黄龙山的紫砂矿同时出产:紫泥、朱泥和绿泥。根据不同的矿料,会做出不同颜色的紫砂器。紫泥中分为:紫泥、清水泥、底槽清等,底槽清这个种类比较有趣,它会根据烧制温度的不同而产生颜色变化。紫砂壶烧制的最高温度一般为1180°,底槽清烧制温度偏低,则会表现为红色,类似红泥,如果偏高,颜色就会偏深。其他品种的泥,一般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从紫砂矿变化为紫砂泥,要经过炼制的过程。在五十年代以前,还是沿用老方法,把晒干捣碎的泥团围成一圈,用河水冲洗,人站在里面不停地走动、踩踏,直到泥料软硬适中。到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机械化操作、运用粉碎机,搅拌机和真空炼泥机。

  好的泥料做出来的壶,要看三个指标:第一、“水色”好不好,也就是说,从视觉而言,看上去这把壶的颜色光泽是不是舒服,紫砂壶不追求金属光也不追求宝石的闪烁光,它的光芒是内敛内蕴的,是含蓄的,是有几分黯然的。它的光泽看起来很柔和舒服,这就是内行人所说的“水色”好不好。泥料细腻的壶,水色就会非常舒服,即便是调沙泥料所作的壶,也依然可以看出调沙的均匀与否。整体和谐,细腻,宝光内蕴,摸起来也舒服细腻,手感极佳。第二、透气性好不好,紫砂壶有这么大的名气,就是因为紫砂壶和其他的瓷壶、玻璃壶都不同,紫砂是透气的,透气而不漏,这是紫砂的特点,前面已经说了,好的紫砂壶,在最热的天气里泡的茶,放置一个晚上不会变馊,这就是因为紫砂透气。紫砂透气性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实验,就是将紫砂壶整个淋上水,它的表面很快就会干了,不可能产生玻璃杯水汽附着之后不容易擦干的问题。因为紫砂是双气孔结构的。所以,在宜兴也有不少人家拿比较差的紫砂泥来做花盆,我们小的时候也有不少精致的盆景小花盆是用宜兴的紫砂所制。三是变化性,所谓的变化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养壶”。一把好的紫砂壶,在使用之前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变化会很大——色泽更加光润,手感更加细腻。一把“养好”的紫砂壶和一把不曾使用过的壶,不需要细看,粗粗一看就能看出天壤之别。这也就是玩紫砂壶的乐趣所在。

 

  制

  获得了泥料之后,就是制壶。做壶的工序非常复杂,大约要经过8道大工序,十几道小工序。过程大致包括打泥片、围身筒、上底片、做把、嘴和钮,粘其他部位以及后期修整,最后进窑烧制。

  烧

  茶壶做好之后,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烧制。烧壶的工艺,也有一个长时间的演变。最早的时候,就以还在使用中的前墅龙窑举例,龙窑依山坡而建由下自上,看上去似长龙一般,顶上一般有瓦,远看如龙鳞,一节节蔓延而上。龙窑的龙头就是预热室,龙身两边都有投柴孔。龙窑一般都有十几二十米长,一次能烧几万件紫砂。不过,龙窑是以柴为燃料的,温度不容易控制,也不均匀。事实上,龙窑里烧制出来的紫砂多半都是半生不熟的,以前古代的紫砂也都是不烧透的,但是半生不熟并不影响使用,这样的产品透气性反而更好。

  因为龙窑受到各种干扰的因素最多,温度也最不可控,因此,龙窑现在逐渐地被淘汰了。但是,恰恰因其效果最不稳定,龙窑烧制出的成品才会更富于变化,所以,各种现代窑是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窑变的,只有龙窑,才会产生。而化学泥是没有办法在龙窑里烧的。

  解放后,紫砂的烧制经过了几种革新,从柴烧到电烧,还有过用重油烧。现在公认比较好的方法是推板窑。我们参观的推板窑,长度达到32米,以天然气为燃料。推板的意思是窑内外铺有轨道,液压机械手不断地缓慢推进,需要烧制的紫砂器放在一钵一钵的耐火材料中,从窑口这一头被推进去,一直缓慢地行进,推板窑的温度也分低温中温和高温段,紫砂器从进窑到出来,一共需要18个小时,也就是用18个小时行进完窑道后,紫砂器也就烧结成熟了。宜兴当地有不少专业从事窑烧的人家,制作者们一般都在自己熟悉的人家进行烧制。因为虽然烧制原理相同,但是,不同的人家的长度,燃料装置都有细微的差异,内行人可以看出烧制效果的不同。

 

  电窑也是如今非常流行的烧制方法,一般电窑都不大,有些小的甚至家庭里就可以放置。电窑就是封闭的电炉,电能通过电阻丝发热。电窑和龙窑推板窑最大区别在于,电窑是密闭的,而龙窑和推板窑是非密封的,在燃烧过程中有空气加入。电窑一般烧制12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电窑的特性,是不会持续加温的,电阻丝在温度达到最高以后就会停止发热。因此,实际烧制的时间往往达不到12个小时。有一些壶就需要两次甚至多次烧制。电窑因为不实际产生明火,因此也就没有一般所说的“火刺”,现在逐渐成为最常用的烧制方法。但是还有一部分壶艺家,喜欢用推板窑来烧制。紫砂器的制作完成后,就会被送到专业的烧窑人家,填上单子,壶口洒上石英粉,防止壶盖和壶身发生粘连。无论是哪一种烧制方法,这个步骤都是一样的。然后根据时间,第二天凭单子取货。装箱取货都是自己前来,同时也进行清点和验货。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