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27 来源:紫砂之家
“天青泥出蠡蜀,陶之变暗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蜜□(此为原本残字,而不是“口”字)泥,陶现轻赭色。”——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蠡蜀,黄龙山东南山脚。民国以前,丁山紫砂均开采自这里,只是在后来这里的紫砂矿透水被淹后,人们才开始转移到黄龙山上开采紫砂矿。
如果我们在黄龙山其他地方发现了完全符合周高起描述的陶现梨冻色的梨皮泥、陶现松花色的淡红泥、陶现豆碧色的浅黄泥、陶现轻赭色的蜜流(状)泥四种紫砂泥,而又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呈天青色的夹层,烧结后恰巧呈现褐紫色,并且有明显的黄颗粒,那么还有什么疑问这就是周高起描述的天青泥呢?
矿料是天青色,烧结后却是紫褐色,可以肯定这不是紫泥,不是红泥,不是本山绿泥,不是白泥,所以,只能归类为团泥了。
天青泥及其四个夹支,都是团泥。至于很多专著中引述周高起的描述,最后却称为是紫泥,纯属闭门造车,治学著书态度实在是不敢恭维。
天青泥及其四个夹支,烧结温度、烧结后呈色各有不同,但具有一个共同点:砂性重,含有蓝颗粒。所谓的“青”、“紫檀色中泛微蓝”,皆是蓝颗粒折射光线导致的视觉效果。蓝颗粒以梨皮泥、天青泥含量最多,淡红泥、浅黄泥居中,蜜流泥为最少。蓝颗粒根据温度不同,可呈现宝石蓝、孔雀蓝、蓝黑的颜色,再高温,呈焦化现象,为黑色。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