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紫砂:进入历史还是建立传统

紫砂:进入历史还是建立传统

时间:2014-08-04 来源:紫砂之家

  发展紫砂艺术,应该进入历史还是建立传统?

  要回答上述问题,先来看当代诗人于坚《拒绝隐喻》中的一段话:“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问那些真正的诗歌作者,我们是历史中的诗人还是传统中的诗人,在我看来,真正的诗人遵循的应该是传统而不是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前卫诗歌,在我看来,是历史上的事件,它确实会被载入诗歌史,但如果我们这些创作历史的诗人(我的意思是指第三代诗人),没有在这之后继续创造出一种和我们开辟的历史相吻合的传统的话,我们就只是一些诗学意义上的革命者,而不是诗人。历史来自群体和革命,而传统来自个人和保守。80年代的前卫诗歌革命者,今天应该成为我们写作活动中的保守派。保守并不是复古,而是坚持那些在革命中被意识到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于坚的这一段话解决的不只是诗歌的问题,同样给予了其他艺术相似的启发。历史和传统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历史是对以往事实的一种记载,而传统则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的积淀。历史一旦形成无法更改,传统则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历史突出的是人物和事件,传统表达的则是文化和价值。历史和传统,前者严峻,后者厚重。进入历史相对容易,对于艺术家来说,通过一些事件就可以进入历史。但是,倘若不能在“事件”之后有效地维系或建构一种传统的话,“过眼云烟”就会成为一种历史宿命。因此,对于紫砂艺术的发展来说,重要的不是是否进入了历史,而是是否有效地维护了传统和传统中的有效价值,建立起一种与所创历史相对应的传统。

 

  如何建立紫砂传统?这同样是个难题,然而纵观整个紫砂历史,追索前人踪迹,不难发现一些共同规律。

  第一,进入传统。进入传统,首先要尊重传统。当今紫砂界,有太多的人在谈论传统,但我也的确看到只有少数人在尊重传统。“尊重传统”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姿态甚至一个阵容,而是一种能力。传统是一个高台,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登上这个高台的。紫砂创作界,有太多的人在亵渎传统,这不是说他们不尊重传统,而是他们不具备这种尊重传统的力量,只有自身的能力达到了,才有可能去尊重传统。他们在高台下仰望传统,仰视带来的是迷信而不是尊重。其次,进入传统,还要学会消化传统。传统紫砂的创作内涵和思想精神不是固定在技术层面的空乏理论,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文精神和鲜活的生命元素。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和理智来重温和认识那些传统的经典样式,使自己“内外兼修”,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发展关系,搞清楚自己作为一个紫砂人的历史责任和行为规则。再者,进入传统,如何选择传统是关键。传统是一份“营养大餐”,但如果囫囵吞枣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优秀的紫砂人该懂得如何汲取“营养”,顾景舟大师有很多传统造型是仿古之作,但这种仿古行内人一眼可以看出顾景舟自己的风格,这种区别,正是顾老对传统有选择的“消化”和“吸收”带来的。由上可知,走进传统也非易事,能力、冷静、慧眼缺一不可。

 

  第二,走出传统。这跟读书一个道理,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进去是为了汲取,出来是为了创造。如何走出传统?笔者认为,第一是要好好继承传统,即前面所述的走进传统。其次,要不拘泥于传统,相信这是每个紫砂艺人都懂的基本原则,但不拘泥于传统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恰恰是对传统的一种新创造。掌握紫砂传统中一些经典造型、一些基本精神、一种本质思考,却能跳脱出传统,使传统为我所用,积累宽广深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熟练精湛的制作技能,寻找到一条新道路,这是不拘泥于传统。此外,要适当抛弃传统,才能走得更远。传统是我们的精神资源,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压力,我们走进去了,要出得来就得适当抛弃传统,不受束缚才能轻松上阵,传统是过去了的,我们要做的是更好地发展它,也就是发展紫砂传统,并且建立新的紫砂传统。

  第三,建立传统。这里所说的是建立一种与我们当下的紫砂人创造的历史相对应的传统,同时也是对过去传统的一种发展。如何建立传统?让我们先来看徐秀棠大师的一段话:“今天的创新是明天的传统,传统也要跟着时代走,要用现代理念驾驭传统技术,从传统来又突破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也就是创旧。”也就是说,建立传统,首先要创新,而今日的创新,就是为了成为明日的传统。时代要求创新,但创新不只是求新求异。这个也是紫砂从业者人所共知的道理。什么是创新?笔者认为,创新其中包括了对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和适应措施,对工艺材料和工艺技术的选择和利用,对造型形式美的认识、理解和创造,在传统基础上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气质,使其成为一种区别于古人的创新。建立传统,还要把握时代精神。紫砂历史上有太多经典,而今日的紫砂人,是不是也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一种融合时代思考、反应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的经典?停留在传统上不是出路,仅是必备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为下一代紫砂人留下经典和创造传统。建立传统,形成体系也是必须的。单单靠创新,走出的只是第一步,也许可以进入历史,但并不一定建立传统。紫砂历史上,赵梁、元畅、时鹏都是名家,但三家都没有独创,只是习供春以来的制器,没有什么更多的变化。而时大彬,早期多仿供春壶。后多与文人交往,改制小壶,风格为之一变,却也就此建立了一种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紫砂人。

 

  当然,历史和传统是不可分的,肯定建立传统不是对进入历史的否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进入历史甚至创造历史的形式来构建传统也是一种有效途径。像今日紫砂界的一些领军人物,一定会有一些人会走进历史;但能否走进传统,则只能留待时间来评判。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紫砂艺术的发展、甚至整个人类艺术的发展来说,进入历史不一定能建立传统,但建立传统一定能够进入历史。

  进入历史还是建立传统,是紫砂艺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之一,是一个很广泛的课题,本文仅作初步的探讨,有些观点也不一定成熟与完整,尚待专家、同行指正。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