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31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地缘特性的产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的宜兴紫砂,从历史上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制壶留传实物“供春壶”开始,至今已有四百年。由于紫砂壶在造型、装饰乃至泡茶实用功能上独树一帜,又因从明清以来文人雅士在设计、陶刻上的参与介入、茶文化的兴盛,使紫砂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大有创新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壶艺界的代表人物,像清代的陈曼生、近现代的任淦庭、裴石民、顾景舟等,至今,他们的传统代表作品、艺术风格,仍然影响着后人。应该说,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是基础,千姿百态的紫砂晶类是文质文明的结晶,是紫砂地缘特性效应的产物。
当今宜兴紫砂界,可说是风云际会,新人辈出,各擅所长,为弘扬紫砂文化尽艺人的一份责任,这是主流。每一位紫砂从业者,能否按照艺术品市场规律, 为收藏界、商界、爱壶人创作出不同类型的紫砂壶, 彰显宜兴紫砂的地缘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植根于陶都这块艺术园地制壶人的共同愿望。我从艺以来, 师承传统,刻意创新,这也许是众多紫砂从业者的追求,盘点创新作品数十件套中,以花货为主流,为的是使这一大类品种有序流传,如松、竹、梅、竹提、风卷葵壶以及壁饰等陈设件,既有传统底蕴,又具时代风貌,这得益于日常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又巧用紫砂泥色在设计制作上显示古朴深沉之超凡, 可表达作品自然灵动之气韵。纵观前人作品,紫砂花货类作品多以单件壶为主,如果设计制作成套茶具,可使作品在配套使用上更具特色和价值,每件除主体茶壶外,都配以紫砂杯、碟,且与壶的设计贴塑风格相一致。如《紫茄组壶》, 取茄身光润之形, 主体壶盖贴塑茄叶,上有一小茄段为“滴”,茄柄下曲为“把”,茄段顶端有出水孔;另配有半爿形紫茄为碟,有杯托,既具象真效果,又不乏实用性。其它组壶的杯碟在构思制作上,也都能突出不同蔬果和小动物的特性,让人睹物思情,把大自然美好的东西在紫砂茶具上得到展示,体,现紫砂艺术的真、善、美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如个人创作的《如意壶》获1999年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团圆壶》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铜奖; 《彩鸟壶》获2003年全国精品博览会金奖。我想,在紫砂艺苑,从业者只要辛勤耕耘, 不断创新,都会在紫砂这一行业中,作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