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19 来源:紫砂之家
在美丽的太湖西岸,宜兴市丁蜀镇东的双桥村,是我的老家。晚清年间,由溧阳埭头史姓的一脉迁徙到此,成为我可追寻的祖辈。与同在该村的范姓、王姓、冯姓、周姓等和睦相处,世代以土为伴,农耕传家。儿时的记忆,双桥是个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的鱼米之乡。公元1986年之前,先属震东乡,后属周墅公社管辖,尔后乡镇合并,归属于陶都宜兴的陶业重镇丁蜀镇。在人民公社时代,双桥不叫村叫双桥大队,“文革”时期“三忠于”、“四无限”时,一度还赶时髦改名为“东方红”大队,“文革”结束后又恢复原名为双桥大队。改革开放后,公社统一改乡,于是大队也统一改村。如今的双桥村,已和同在太湖西岸的八房、尹家三村和并,规模比原来大多了,仍保留了“双桥”为村名。
双桥村的农业生产是远近闻名的,尤其是蔬菜种植更是一大优势,六十年代曾经是丁蜀的蔬菜场。我所在的王家生产队成为以养猪为主的繁殖场(我的父亲为场长),主要任务是繁殖猪苗。尽管这样,也始终未摆脱贫困,能让双桥村几千农民脱贫致富的,还是紫砂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民间陶瓷工艺。
说到紫砂,与双桥村还颇有渊源。据老一辈人讲,解放前就有农户为蜀山窑户做紫砂坯。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的紫砂生产有了新的生机,从组织起来的紫砂合作社到后来的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始招收徒工,双桥村就有范永良、董开生等一批当时的毛头小伙子被招进工厂,拜师学艺,学做茶壶。可惜好景不长,到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他们又被下放回村务农,所幸的是,这批人日后都成为乡镇办紫砂工厂的技术骨干。曾经师承蒋蓉大师的范永良,如今已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其余像范乃芝、董开生等人,也在各自的紫砂事业中,颇有建树。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始把紫砂茶壶的坯件,按品种、数量发放到周边部分农村的部分农户中加工,这一做法通常被称为“乡坯加工”。这大概因工厂生产任务饱满,一时无法完成,又无法招收工人而“逼”出来的万全之策,如此低廉的加工成本,何乐而不为。工厂只要按质量标准严格把关收购就行了,贫穷已久的农户,接到乡坯计划自然十分高兴,农闲之余能赚点钞票也可补贴家用,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副业。我家东隔壁的两位堂伯母,就做了好几年“乡坯”,我仍记得,所做品种也就是“桃扁”、“梅扁”、“狮球”、“梅段”这一类的传统器型。当然,村上还有不少农户也在做“乡坯”。为了进一步用好这一资源,到七十年代初,宜兴紫砂厂还专门派了李芹仙(朱可心儿媳)、曹婉芬(现在已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到双桥村,辅导更多的农户来学做茶壶。为了支持这项工作,大队干部还下令把村西北角的一个数百年树龄的古银杏树锯倒,做成泥凳,用来做紫砂壶。这时候的紫砂厂内外销任务已逐渐增多,宜兴紫砂呈现了新的发展迹象。这一做法,也为日后的乡镇企业紫砂生产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周墅公社率先在蜀山的潘家祠堂招收了一批农村能做紫砂壶的技术骨干,办起了“周墅紫砂厂”。我前面提到的双桥村范永良,一开始就负责窑厂的生产;同样来自双桥村的董开生、崔优仙两位同志后来也当上了紫砂二厂数百人规模的成型车间主任,范军荣也由工人当到车间主任、厂领导。1982年,我到已搬迁至丁蜀大桥北堍的周墅紫砂二厂新址负责扩建工程,后来当上了已改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厂长兼书记。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逼迫着工厂要不断扩大产能。于是,就在做壶人较为集中的双桥、西望两个村办起了紫砂分厂,这样双桥、西望两个村的做壶人可以就近进厂上班。当时还一度被总结为“忙时务农,闲时做工”,叫做“进厂不离乡,做工不弃农”的乡镇企业新模式,从那时起,就奠定了双桥、西望两个现在被称作“紫砂专业村”的坚实基础。
紫砂行业的机制、体制在不断创新。如今,双桥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紫砂村,一茬茬紫砂艺人不断成长,活跃在当今壶坛,除了像范永良等老一辈的制壶名人,当年进紫砂二厂的徒工更有像史云棠、王福君、范泽君、史小明等一批制壶人,都已成为名气不小的制壶高手,而史小明则成了紫砂行业最年轻的高级工艺师、省陶瓷艺术大师。在他们的带动之下,整个村里几乎可以说是“家家捶泥,户户做坯”,他们不仅仅在赚钱致富,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村子的面貌;他们不仅仅是在做紫砂茶壶,同时也在播种紫砂文化。
双桥村因改革开放后的紫砂业发展而远近闻名。2012年,云棠老弟积极倡议并以实际行动要为双桥村的制壶艺人出本作品画册,以反映双桥村发展紫砂事业的成就,他们要我为画册题个名,我十分乐意,写下“百年紫砂双桥村”的题字,之后仍觉得意犹未尽,随即打开记忆的闸门,写了上述文字,字不好,文不美,但却表达了我对老家的一片深情。期望双桥村的紫砂工艺传承越做越好,祝愿双桥村的父老乡亲能从紫砂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福祉。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