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9 来源:紫砂之家
对藏家而言,最爱侃的莫过于“捡漏”;对收藏爱好者而言,最兴奋的莫过于“惊喜发现”。金华市收藏爱好者王先生近日就有一喜——家中收藏的众多紫砂壶中,有一把壶是出自近现代制壶大家顾景舟之手,且类似的一把壶在拍市上已逾千万元……
古语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王有这一发现,自然喜不自禁。在朋友的引荐下,记者也有幸一睹这一“宝器”。
壶嘴为阔口、短直流;壶身扁圆形、上窄下宽,环状柄;壶盖压盖式、桥形钮,内有“景舟”印;壶底乳钉三足,正中印“景舟手制”。
在老王处,随着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这把紫砂壶真容尽显。记者发现该壶为石瓢壶,外形简洁、色泽上可能由于长期为人手抚摩,外表已有光亮包浆。
作品:玉带提梁
藏家老王的拍案惊奇——“景舟五壶”再显其一
石瓢壶,等腰三角形状的外观看似普通,却是最显制壶艺人手艺的一种壶形,也是传统紫砂壶中最为经典的款样之一。虽然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因人风格在壶嘴的大小,壶身、壶把的曲线弧度等方面存在着细微差异。其中近现代制壶名家顾景舟(1915-1996)的石瓢壶,被业内称为“景舟石瓢”。
不过,该壶最引人眼球的当属壶身上的纹饰。壶身一面刻“细嚼梅花雪乳香”字样,落款为“寒汀兄为余画茶壶 倩自题”,另一面刻“雀立梅花枝”图,款“湖帆道兄正画 寒汀”。爱好书画的可能都知道,江寒汀(1904-1963)、吴湖帆(1894-1968)均为近现代的书画大家。就此而言,该壶成器经三位大家之手,至今已属“宝器”之列。然而,该壶的价值还不仅限于此。
有文字记载,壶艺大师顾景舟与江寒汀、吴湖帆等画家的交往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末。当时顾景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业主戴相明的引荐,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等书画篆刻名家。1948年,顾景舟曾制作五把石瓢壶,由吴湖帆各题诗句,并在其中四把壶上画竹,另一把则由江寒汀画孤雀梅花。画竹的四把壶分归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和顾景舟,江寒汀画雀梅的壶则由吴湖帆收藏。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顾景舟原名“景洲”,这五把壶上印章当时由王仁辅及吴湖帆的弟子任书博首刻“顾景舟”、“景舟”,顾景舟之“舟”自此启用。
藏家老王收藏的这把壶与吴湖帆旧藏的石瓢壶,形制、内容这般接近,难怪令他吃惊不小。尤其是这五把壶中,当年戴相明收藏的那件作品,前年已现身中国嘉德春拍“翦松阁”文房清供专场拍卖会,拍出了1232万元,创下了单件紫砂拍品的价格之最。 “壶”话“壶”说——壶小乾坤大,大浪淘沙始见金。
作品:灵康
据了解,老王搞收藏已经有些年头,收藏紫砂壶也近十年了。按他的说法,瓷器等大宗收藏品玩的人太多,市场上赝品仿品层出不穷,所以他转向收藏群体较少的紫砂壶。其实,紫砂壶虽为收藏品种的杂项,但关于它的收藏与投资古已有之,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壶,“泥”金等价并不乏例,赝品制作也代不乏人。尤其是现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茶具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爱好。
紫砂壶虽小,但作为古文人的雅玩之物,壶小乾坤大。有心收藏,知人、知史、知工艺,三者缺一不可。
通常在紫砂壶的收藏上,有“泥”、“形”、“工”、“款”、“意”的说法。这当中,“泥”和“工”不难理解,尤其是在化学泥和机械流水线盛行的现状下,把握好材质和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从一定角度讲,“形”、“意”是收藏紫砂壶最要关注的地方,因为这也是凸显制壶艺人水平的关键所在。初涉此收藏者,往往会追求一些工艺繁琐、外形怪异、颜色明丽的壶,而这样的壶通常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大多是贪大求异的现代工艺品或者仿古的臆造品。一般来说,大俗即大雅,只有外形简洁、古雅朴实的紫砂壶,才是壶中精品,这也是石瓢壶等一些壶形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另外,虽然清代不乏艺人擅长做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等物体形的紫砂壶,但其间必定突出一个“巧”、讲求一个“精”字。 “款”,通常会认为这仅仅是艺人的一个印迹,就如“商号”、“店记”一般。其实这当中有着许多的学问,制作紫砂壶的名家往往对传统书画艺术领域有所涉及,有的还颇为精通,这当中不乏金石名家制作的印款,而这正是判断的藏品真伪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现今一些藏家会简单地将“款”与“名”等同起来,实则名头越大越可能是仿品或赝品。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