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4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的收藏有着浓浓的个人色彩。
有朋友新居装修后,靠墙弄了两柜子紫砂壶,全是“模仿秀”,总共没花多少钱。天津某酒业老总偏爱壶中巨无霸,收藏3.55米高的“天下第一 壶”,成为兴盛一时的渔夫码头美食城标志物。这些壶用于装饰家居,招揽顾客,完全剥离了紫砂壶泡茶沏水的功用,成为紫砂壶收藏中的异类。
真正与茶事相结合的紫砂壶收藏是至正大道,广大茶友壶客才是收藏主力军。紫砂壶收藏因人而异,受到财力、眼力、阅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有人关注物质,比如砂料。一味着眼于紫砂壶的色泽与肌理,殊不知缺失了三个关键环节:从矿石到成泥,从泥片到成型,从生坯到成陶。单纯玩泥会陷 入误区,有目的研究才有收效。一是据此进行老壶的断代鉴别。历史上砂料颗粒目数呈现出由粗到细的演变,调配泥如梨皮泥、雪花砂、民国绿、化妆土有着鲜明的 时代特色。二是据此以茶选壶,以砂适茶。台湾壶客在这方面心得最多,总结出:朱泥制壶聚热扬香,是乌龙伴侣;底槽青壶沉着稳定,是泡铁利器;胎轻质疏的本 山绿泥好沏绿茶;浆少砂粗的双龙调砂配合普洱。三是加强视觉和触觉效果。适度加入化工呈色剂调配泥色,既满足了视觉需要,又不会影响功用;为了追求成陶效 果而加入玻化、瓷化成分,会破坏紫砂透气性;调配砂质加强了触觉手感,会显著地改善发茶效果。
有人关注技术,比如成型。不谈非紫砂的拉坯壶、灌浆壶、挂浆壶,依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分,殆有模具壶、半手工壶、全手工壶。模具壶是工厂时期由工 人用模具压制成型的商品壶,流、钮、把、身筒分制后再组装。模具材质有石膏、紫砂、木质,现在还有了铁模。好模具制作的商品壶看起来比一般手工壶规矩漂 亮,可惜没韵味,很死板。2005年春,天津某壶店里有位北京壶客拎来3只美林款紫砂壶,想请众壶友大饱眼福,没想到在场的行家指出每只壶上模具压出的 “哈夫线”,给他上了一课。半手工壶是借助工具挡坯成型,局部装饰也有凭借小工具制作的。筋囊壶身、梅桩花朵、鱼化龙塑形都靠专用工具挡坯成型。紫砂行里 讲“学做壶先学做工具”,工具及手工整合的优劣决定壶品高下,所以收藏高品壶是并不拒绝半手工壶的。全手工壶是艺人的自我挑战,供春式的捏筑法、圆器的拍 身筒、方器的镶身筒,都是紫砂传统工艺特有的精髓。全手工制壶大多出自有职称有称号者,占尽名门名师名厂,除了技术成分,更贵在名气的含金量上。收藏全手 工名家壶要有经济实力。
有人关注时代,比如明清壶、民国壶、“文革”壶等都有时代烙印。一看砂料,砂料难作伪,用“文革”拼紫高仿解放前的老壶,不露馅才怪;二看壶 型,流孔分民国前的独孔、建国后的网孔、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球孔,有鲜明的时代性。有人仿造蒋蓉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兰菊壶,愣是打上铁画轩的款 冒充民国壶,张冠李戴;三看装饰。民间老壶作为日用家什,明清时期很少做装饰。文人清高,不肯屈尊为市井的东西题字绘画,而曼生、子冶、石梅等雅士也只与 彭年这样的高手合作。民国时期出现专门的陶刻工匠,他们以刀代笔,在大众紫砂上刻一两句诗、三五笔画,熟练得像连笔字和简笔画。到“文革”时期,毛主席语 录上了壶,还用陶刻和泥绘手法宣扬样板戏;四看章款。壶底是壶的“身份证”,从最初的壶底光秃,到大彬壶竹刀湿刻留款,再到曼生壶的弃款钤章,直到现在盖 章又加款。而像仿大彬壶非要加个印章,反而留下了伪证。“文革”时期印章很特殊,前期多为“小四方”“五号直形”“高狮灯”等,后期壶底多为“中国宜 兴”,盖内加作者名章,连姓氏都不好考证。就比如“红华”款,除了当今已是紫砂名人的张红华外,宜兴的四大姓徐 、吴、高、范皆有可能。而当今名壶所钤多为篆刻大家治印,有金石味、书卷气,假壶盖印吃泥浅,躲躲闪闪地不敢见人。藏壶最忌抓过壶底看名头,殊不知大量的 假冒“身份证”在此招摇撞骗。所以正确读出印款的诸般信息,也是鉴别壶真假的有效方法。
有人关注书画。紫砂壶的雕刻集诗词、书画、篆刻艺术于一体,富有文化意蕴。曼生壶之所以可贵,在于其温文尔雅、恬静闲适的风韵。那些沏水泡茶的 诗句抒情咏景,借物言志,平添品茗乐趣。有位壶友是楹联学会成员,爱在紫砂壶上寻章觅句,遇到有好联语者或买或抄,在积攒十几只壶的同时,还记了一大本 “绝妙好词”。还有位壶友是搞美术的,尤其关注壶上的刻画,买不起陶刻大师的壶,就买其子女制壶。他已有大师谭泉海、鲍志强、徐秀棠,名人毛国强、沈汉 生,高工黄自英、束旦生等人陶刻壶,而且他对每个人的师承渊源、艺术特色都了如指掌。
有人关注名头。名头是由家门、师承、职称、威望等构成的。收藏者必须深入了解收藏对象的名牌“经营”状况:一、文化积累要厚实;二、个人风格要 鲜明;三、信誉维护要持久;四、质量保证是生命;五、创新发展是后劲。就同一个名家而言,一壶一价,一时一价。不同名家,即便是同门、同师、同职、同厂, 甚至同进修、同获奖,两个人的壶价也可能不在一个档次上,一人一价。所以,收藏名头壶,要充分调研,追溯过去、关注现在、预见未来。冷眼看待急功近利、代 工与恶炒的名家,名家一旦故步自封,也会过气。
当然,随着紫砂壶收藏知识的储备和认识的提升,藏家会由最初的单一关注视角,拓展到立足一点兼顾其他的综合考察定位。这是一个要交学费的学习过程,更是量力而行的实践过程。带着经验、带着学识、带着特长投入其中,很快并且一定会形成特色化的紫砂壶收藏。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