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陶路漫漫求无限

陶路漫漫求无限

时间:2014-04-21 来源:紫砂之家

    要认识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鸣,首先得认识他的陶艺作品,而要认识他的陶艺作品,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前不久,在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们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吴鸣的陶艺工作室。看吴鸣的陶艺作品,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就说他的茶壶,大多数与众不同,有的像茶壶,但又不完全是茶壶,形状奇特,内含许多语言,恰似一篇充满思想的文章;有的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但它却有壶嘴壶把,分明是一把可用来泡茶喝茶的茶壶……他的紫砂花瓶、紫砂壁画、紫砂雕塑等作品,也均是构思新颖,款式别致,制作精美,内涵丰富。

  有人说,吴鸣多才多艺,算得上是一位现代陶艺的急先锋。的确,在20多年的陶艺生涯中,吴鸣创作了大量的具有“现代味”的陶艺作品,先后20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还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他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名人、宜兴市政协常委、美协理事、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紫砂学科带头人。

作品:舞壶

  为陶艺而执着

  吴鸣为人很执着,他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并且做好。自1976年他踏上紫砂这条漫漫长路后,就再也没有回头。

  吴鸣1957年生,家在丁蜀镇。在哪个“读书无用”的年代里,他凭着自己的好学精神,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有理想有文化的他,当初并没想到一辈子与紫砂泥打交道,当他被安排到宜兴紫砂工艺厂上班时,他面对通知书愣了好一会神。要知道,当时紫砂行业正处在低qi 谷,一些入了紫砂之门的人还在退出来另寻出路。然而,他站在这人生事业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他的一双脚还是很坚定地迈进了紫砂之门。宜兴紫砂,名扬中外批;宜兴紫砂,代代相传,作为紫砂这片土地上的后来者,理应传承紫砂艺术,将紫砂艺术发扬光大。当他的双脚迈进紫砂工艺厂的大门时,他的肩上就感受到 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进厂学徒,他担任了徒工班班长,没过多久被厂里送到陶校美术专业学习。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有人劝他考大学“飞”出去。他却平静地说:“我的手已沾上紫砂泥,我不想把它洗掉了。”对紫砂已略有了解的他,知道紫砂艺术深不可测,多少年来其艺术魅力不知让多少艺人为它折了腰。他热爱紫砂艺术,愿一辈子在紫砂艺术之路上跋涉。

  从陶校学习结束后,他仍回到了厂里学习陶刻。那时的他,对陶艺的钻研已到了“醉”的地步,几乎每天早上“闻鸡起舞”,不是练习书法,就是练习画画,或是读诗读散文。他认为:做一把壶很简单,学习几个月就能将一把壶做出来,但要做好一把壶却不简单,需要学养,这学养就包含着书法、绘画、文学等。

  1983年,吴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无锡市轻工业职工大学,对美术装潢专业进行系统的研修。198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厂从事陶艺创作,进行大面积试探,进入了创作的黄金丰收时期。有道是:“十年磨一剑”。吴鸣经过10多年的磨练,成为一名能设计、能制作、能陶刻、能书画的多面手,他的陶艺作品逐渐形成了鲜明而又独特的风格。

  为陶艺而探索

  有一位从事紫砂艺术评论的学者曾经说过:在现代社会的从艺中有两种人,一种是附着型,像藤蔓一样,附着大树攀缘而上,以此达到自己的“高度”;一种是自立型,在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过程中,用辛勤与智慧向高处攀登。吴鸣自然是属于后者。

  吴鸣对陶艺的探索是艰辛的,也是痛苦的,尤其是当他的陶艺达到一定高度时,其探索显得更艰辛更痛苦。纵观存世的紫砂作品,早期造型主要采用几何分割组合及图案型的规则处理。其手法是较规矩,有法度,重对称,制作讲究,视觉淳厚古朴。此类造型奠定了紫砂传统造型的基调。随着陈鸣远等为代表的仿真作品即俗称“花货”的出现,又开创了一个紫砂创作的新格局。再是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因酷爱砂陶而将书画陶刻介入,又使紫砂作品平添了几分书卷气,加重了文化气息及纯艺术倾向,形成了紫砂的又一种风格。瓷后,紫砂陶创作基本上在这三大语言体系中流连、徘徊、完善和变化,并愈积愈厚,在树立起自己形象的同时,又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继承优秀紫砂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有别于传统的紫砂作品来,这是吴鸣杂一紫砂创作中着力探索的一个主题。

 

  他倒过敦煌,探索过敦煌艺术,曾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独自沉思:真正的艺术是不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的,紫砂壶代代做,年年做,翻来覆去你做我做,但大多数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如何从紫砂这个大圈圈里走出去呢?他到过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曾与国外陶艺家探索陶艺的创新之路,并积极地借鉴国外陶艺创作的经验。他曾多次站在紫砂前辈的作品前,用心看,用心与它们说话,寻找突破 口……

  吴鸣是“狂妄”的,他决意在陶艺创作上作到三个不一样。一是与以往的紫砂不一样。传统的紫砂已有千年历史,他的作品要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体现出现代风格,“脸面”与过去的不同。二是与其它的陶瓷不一样。他要把紫砂泥作为一种材质,创作出各种有生命的形态来,把紫砂工艺品上升到纯艺术品,三是自己以后做的东西与以前做的东西不一样。一般人形成自己的风格后就一直走下去,基本上自己囿于自己的框框内。但他不想这样,他希望紫砂作品常做常新。

  为陶艺而创新

  要创新,就得有一点“反叛”精神。吴鸣以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状态,创作出了许多令人感觉一心的陶艺作品。

  融入思维,融入情趣,融入久远的=原始的、现代的意蕴,筑造艺术的特殊构架,化巧为拙,又化拙为巧,这是吴鸣陶艺创作的一大特色。吴鸣把自己的感情揉进了紫色泥土,人们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的喜怒哀乐。他创作了许多个壶的系列,如“星月系列”、“谦谦君子系列”、“段木系列”。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无限感慨和无限珍惜。吴鸣的许多作品,无论是形、还是神,都可用“一种奇思妙想产生的结果来形容。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他做的一些壶,保留了壶形,而没有了壶的日用功能,已纯粹是一件艺术品。如“悠悠岁月壶”,他大胆地将制作如朽木之泥条,横贯壶身而过,穿过的部分为壶嘴,未穿过的部分为把手,这就打破并简化了壶的传统结构。他有些壶更是奇特,居然没有壶把,在壶身某部位凹进去一块,形成一个“洞”,正好容得下手指,就算是壶把。去年,他创作了一套“奥运2008体操壶”,这些壶有的像自由体操,有的像;;联系单杠或双杠。就说“单杠壶”,两个壶把直竖,像两只手吊在单杠上,而圆壶体上的两个壶嘴直伸出去,又像两条提起来伸直的腿……

 

  就像吴鸣说的那样,他的作品很少重复,即使是壶也很少有相同的。他创作的“大语系列”,其壶形又完全是另一种风格,所表达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等哲理,它们给人的已不仅仅是壶艺的视觉享受,而且提升着人的精神境界。

  吴鸣曾说:“我希望以新的观念、新的构架、新的形态,带着我的思虑与审视,泪水与欢欣,甚至生命,融入这圣洁的陶土。”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并仍在这样做下去的。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