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8 来源:紫砂之家
每当提起蜀山的老街,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南街。因为这里诞生了一个个紫砂艺术大师,名声远扬。
于是乎,狭长的已基本没有商家的街道,高低不平铺着青石板的路面,显得有些破败的斑驳的砖墙,二楼那连成一片露着本色的木格窗,都成了古迹和文物。在寻梦者的笔下,都成了难舍的情怀。蜀山南街,就像一个龙钟而心绪悠然的老人,手捧着紫砂壶,哪怕是脸上的皱纹中都透着淡定与闲散……
正午的阳光穿透南街,传出的拍泥声和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紫砂壶和坯盆,使人很容易想到它昔日的模样。
其实蜀山的老街远不止南街一条。还有北厂,西街和北街。
北厂和南街,头南尾北,以原先一座横跨蠡河,气势宏伟的石拱蜀山大桥,阶梯式的桥堍相分。清咸丰九年,进士周家楣撰写了两条对联,分别被刻在桥南桥北。
桥南对联:
不霁何虹,天倩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桥北对联:
宣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条
淅湖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
大桥半腰,有一家很大的茶馆,几乎是凌空建于水面,茶馆人进人出,热闹非凡,不时传出优雅的苏州评弹。听老一辈的人说: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年轻时常把自己做的牛盖洋桶紫砂壶在这里与人交易。
过了桥东,左拐是北厂,右拐是南街。桥的西边,直走是西街,右拐是北街。
如果以蜀山石拱大桥为中心,看蜀山老街每条街的街口第一家店都各有特色。
王涛 原矿底槽清《隐秀》
南街口,原来有一家国营药材店,有著名的坐台中医。药店对街有一爿国营性质的南货店。
北厂口,有过一家合作的生面店,早上兼营油条,蔴糕。两店面间有一救火房,名叫水龙宫,内有人工操作的救火水泵。救火房与生面店之间,有一过道,可直通蜀山山顶。
西街口是一家合作社性质的烟酒杂货店,店右有一座石质小平桥,叫邮差桥。桥右边是一家大众浴室。店对面是一家邮电所,邮电所隔壁是一座公厕。在南货店前的空地上,是一个露天菜市场,一直延伸到蜀山大桥的桥面。记得住在紫砂厂宿舍时,几乎每天早上到此买菜,那时候蜀山有两爿大厂,紫砂厂和合新厂支撑着它。菜市场人头拥挤,十分热闹。
北街口曾有一家供销社经营的百货店,店的隔壁是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 这样的格局,可以想象出蜀山老街昔日的繁华。可惜的是,石拱的蜀山大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泄洪与水运的通畅无奈拆掉。改建成目前可以看到的钢筋水泥拱桥。水泥新桥也有对联,由潘全华先生撰写:
一桥通大道,玉弓谁挂蜀山树
千舶竟中流,新日又辉荆水波
我想如果这座颇具气势的石拱老桥能留到今日,江南寻梦,蜀山将是最具水乡味,最温柔的地方……
现在的蜀山商业区已经移到了东坡书院的前面。东坡书院东隔壁是东坡小学。小学的后面是很有气势和规模的娘娘庙。宽广的马路四通八达,一幢幢楼房正在建设中,听说客运铁路也要从此经过……不久的将来,蜀山和丁山将连成一片。
值得庆幸的是,蜀山老街依旧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老街的情怀连着人们的血脉。这里所记的老街,只是记忆中的碎片。如果再往前推,老街的过去的过去,一定会有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更有待知情人的诉说。老街的记忆虽然有些依稀和破碎,可是对老街的怀念,却永远涌动在我们的心间……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