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漫话宜兴紫砂鉴赏收藏

漫话宜兴紫砂鉴赏收藏

时间:2007-01-09 来源:紫砂之家

           作者:宜兴壶公·鲍建南

    近来有许多紫砂爱好者、收藏者、热心者或来信或寄照片,或电话传真,纷纷问讯紫砂收藏中的一些知识,问讯紫砂作品定位、定论、鉴定、考证和价值等诸类问题,特别有许多紫砂爱好者将自己收藏或自己上辈手里祖传继承的“老古董”拿出来亮相,殷情切切,关心备至,热情高涨,无不显示出自己对紫砂收藏爱好的一腔热衷。有许多爱好者在信中除了表达对紫砂爱好收藏的诚恳和热衷之情,并花费大量的篇幅对其收藏的“老古董”进行“考证”、“鉴定”、“论证”、引证的材料之丰富,证言“确凿”,论据立意较为“新颖”,肯定花了一番精力和功夫,其精神可嘉可贺、可褒可扬。现从一些来信中主要反映的问题一并归纳,结合紫砂收藏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浅谈一些紫砂相关的收藏知识,以其共同探讨、商榷。

    紫砂的鉴赏收藏,应该遵循的规律是从爱壶入手,玩壶入门,因势循道,在使用茗壶和品茗过程中,逐步了解紫砂茗壶的鉴赏收藏知识。如紫砂陶土的泥料、泥色、泥性、泥相;如紫砂成型的工艺、工技、工具、技法;如茗壶的种类、造型、方圆、光塑等器的区分和不同特点;如紫砂艺人的经历、师承、艺德、文化功底、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如茗壶与品茗的相关联系,哪些壶适宜泡哪些茶,高壶适合泡哪些茶,矮壶适合泡哪些茶等等。在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紫砂的一般知识,并经历从低到高的实践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积累知识、积累经历,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个性爱好,展开初入门的,有目的性的,有专题性的,结合品茗和观赏的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收藏。这种收藏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再进一步掌握紫砂的专业知识,领略和钻研紫砂的技术术语,弄懂弄通紫砂的真实面貌,真材实料,有选择性地读一些紫砂史料、紫砂书籍、历史沿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区别。然后再在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紫砂文化专业知识,紫砂正宗正统知识基础上,边实践、边实习、边考证、边鉴赏、边进行收藏。切忌冒进,切忌一步到位,切忌以貌取壶,以闻取壶,人云亦云,人取亦取,以免走弯路。虽一时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浪费破费很大钱财,却收到一堆“垃圾”,这在紫砂收藏界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紫砂鉴赏收藏,一般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并无一定的清规戒律。鉴赏收藏所要遵循的原则,或是人们常说的要求、标准和准则,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纯品

    所谓纯品,是指所用材质为正宗的紫砂陶土,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用纯紫砂泥合成相配,泥性相通,泥质纯洁,泥色自然,泥相丰富。如本山绿泥紫泥自然相拼而成的珍珠泥、蟹壳青泥、琵琶黄泥;如纯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制成的褐色拼料泥,再掺入团泥,便成淡墨色泥、黯肝色泥、天青色泥;如本山绿泥中再掺入天青泥石黄泥,则能成深古铜泥。这些纯净的紫砂泥质,掺入的颗粒为不同泥质的纯紫砂颗粒。适量掺入的金属氧化物使其色泽丰富。泥与泥相拼合成,配比合一,呈现各种深浅不同、丰富多彩的紫砂泥料。

    有位朋友家传一件陶瓶(注子),上有釉水,胎呈红色,误以为是早期紫砂器,并反复考证为“唐代作品”。这件陶瓶(注子),俗称“酱瓶”,是宜兴窑场较为常见的日用器具,是陶器而不是早期紫砂器。原因较为简单,因为是上了釉的陶器。紫砂主要的特征即是无釉、素胎素身,而且是纯正的紫砂泥土。陶土跟紫砂原料是有较大差距的。紫砂泥只有宜兴有,而陶土全中国各省都有,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有个外地朋友将一件“潮州品”朱泥壶拿给笔者鉴定,笔者告知他这不是紫砂壶,其主要原因就是“潮州朱泥壶”所用的材质不是纯正的紫砂泥。虽然“潮州朱泥壶”的造型有些是根据宜兴紫砂茗壶壶式而来,但材质取自潮州本土,瓷性较重,粘合度高,结晶度亦高,透气性能不好。

    现在还有些人采用临近宜兴交界的浙江、安徽等地的陶土加色素调配成所谓的“紫砂泥“,间或在宜兴陶土中相配混杂大量的陶土,混杂交配大量的色素,试图改变紫砂泥的面貌。有些浙江、安徽的“古董商”经常拿这些“陶土加色料”的古壶拿到宜兴来鉴定、或推销。笔者以为,这些亦不是纯正的紫砂壶。用陶土加色素调配制成的所谓紫砂壶,初看有颗粒,表面亦光滑,所谓“有水色”。但泥色不纯,泥性较厚,无透气性,壶用后毫无变化,越用越养越难看。正如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说:“若腻滓烂斑,油光烁烁,是曰和尚光,最为贱相。”有人拿这些“仿古器物”和明代早期的紫砂壶相提并论,还振振有辞地辩解:“明代壶色泥就是陶土相配。”这里所要指出:明代采紫泥矿时并无分类选料,将紫泥、本山绿泥、中槽泥、底槽泥混在一起,但其泥质还是以紫砂陶土为主,这些泥质颗粒组合的结构还是紫砂泥颗粒组合结构。我们以二十二倍放大镜观察明代茗壶表面,可以看到颗粒组合结构中,多为底色泥中夹杂着黄、草绿、红褐色大小不等之颗粒,本山绿泥居多,紫泥居少,陶土甲泥更少,若是钢砂掺和之品,底泥特色仍在。而现在的仿古壶,外表砂质突出,是用一种“洗砂法”把掺粗砂之陶土在入窑烧成之前,用水洗去表面之细土,突显粗砂之表面。这种陶土,紫砂泥居少,粗砂颗粒状态结构亦无黄、草绿、红褐色紫砂颗粒之本质。通过泥土再结合成型工艺,与历史文化诸因素分析对比,这些仿古器亦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所以说,收藏紫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紫砂的“纯品”,是宜兴紫砂陶土所构成的材质要素、特性所决定的。

    二、精品

    所谓精品,是指茗壶工艺上的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紫砂工艺的严谨性,有目共睹。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操作,通过艺人对工艺技法的运用、掌握、发挥;对点线面构成紫砂茗壶形体、基本元素的理解、运用、掌握;通过对制作茗壶的各式工具的熟练运用、发挥、掌握;在紫砂壶的成型过程中,以“刮、压、削、勒、推、塑、贴”等种种手法,加上传统的“镶身筒法”、“拍身筒法”,做到面,挺刮大方;线,曲折顺畅;点,方圆结合。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造型“等样”、“等势”、匀称、协调。壶嘴、壶把、壶钮绝对要在一直线上。分量要分衡、比例要协调、过渡要自然,壶身与壶口要紧密合缝,丝毫不差。

    对紫砂圆器造型来说,要求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微曲线圆润饱满,圆中寓节奏,圆中富变化,每处皆圆,每处皆浑,浑圆结合,圆浑合一。要求达到“圆、稳、匀、正”。圆,要有感情,在肩、腹、足等过渡处,要见骨见肉,骨肉亭匀,整体达到“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稳,要大方有度,流动节奏中有稳定之感,古朴而有沉稳之韵律;匀,要求壶体与盖、肩、腹、底、嘴、钮、把、足以及各部过渡处匀称自然,浑然一体;正,指制作严谨、规范、圆正、润湿。

    对紫砂方器造型来说,要求造型明快、工整、有力、挺拔、雄浑、具阳刚之气。“以方为主,方中寓曲,曲直相济”。要求轮廓明确,运线平直,口盖严密,气势贯通,力度透彻。任何口盖形状形态,随意调动壶盖方向,均须严密吻合,处处贴切,丝丝合缝。

    对紫砂筋纹器造型来说,要求匀称协调、对称合一、凹凸有致。口盖面要严谨统一,底腹足亦要严谨统一,筋纹处理要简洁明快,干净利索。

    对紫砂塑器造型来说,要求细腻自然、逼真,形象要生动、优美、灵秀、活泼,注重象征手法的运用,捏塑工致、雕刻入微,寄情寓意与工艺技法要紧密结合,别致灵秀,坚韧挺拔,刚柔相济,布局合理,组合巧妙,虚实相间。

    无论是圆方筋塑等器,每个种类、每个形制,制作茗壶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过程,运用的每一种技法,都需要兢兢业业,严谨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俗话讲,只要底子工序上稍一走样,某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那成品烧成后就立显原形,出洋相,出毛病,或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说,收藏紫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紫砂的“精品”,这也是宜兴紫砂工艺技法所构成的要素、特性所决定的。

    三、名品

    所谓名品,是指在紫砂方器、圆器、筋纹器、塑器、提梁器等种种类别、种种形制中特别优秀,特别出众,构思奇巧,工艺独特,出类拔萃,在同一品相、同一类型中相比较,有鹤立鸡群之感,得到公认首肯的优异之品。这种名品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珍品佳作。这种名品应杜绝人为炒作的因素,亦不以所谓虚名来取得。而是要名副其实,不存在丝毫虚假的,通过奋斗终身,成了真正的、大家公认的紫砂名人、名师的代表力作。这种名品,有些来源于民间,通过作者的精心构思、精心制作,几十年磨一器,终成大器。如历史上的“圣思桃杯”、“陈荫千提竹”一样,作者当时并不出名,甚至专业紫砂专著中不见其名,不见其影,只见传世品,才知历史上曾有其人。但历史上面世的作品,工艺精湛,构思奇特,每一壶、每一品足见紫砂器具之神韵,足见紫砂器具之艺术魅力,由其作品挤身于名品之列,当之无悔。

    对紫砂名品的收藏、考证、鉴赏要慎重。有位朋友从农家藏物中发现一件署款为“金沙寺僧”的紫砂器,造型、胎土、泥色等等记载得较为详细,并参照相关紫砂专著进行论证。对于“金沙寺僧”这种紫砂器,藏者以为“金沙寺僧”在紫砂史上举足轻重,谓创始人之一,谓其“名人”,当然“名人”之作就一定是“名品”了。但笔者认为:在“金沙寺僧”紫砂器问题上,考证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金沙寺僧”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用了“据闻”之类的假设词,既无实名定论,亦无实物定论,至今国内外尚无专家公认的“金沙寺僧”实物传器出土,亦无“金沙寺僧”的标准器对照。②、“金沙寺僧”既无标准器对照,在考证上就需要借助其他佐证,诸如出土地点、墓葬、碑刻(墓志铭)同“金沙寺僧”制作紫砂器的历史背景、历史年代、历史时期是否相符合一致,这是起码的考证常识。③、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关紫砂壶署名刻款的记载,明显晚于“金沙寺僧”的历史年代。而有关“金沙寺僧”的制壶记载,亦仅仅流传于民间口头的“故事传说”上,“金沙寺僧”至今还是一个传说。④、近几年来,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些署款为“金沙寺僧”的紫砂作品,有些仿造“粗砂胎”,有些仿造“细红泥”。笔者亦留下一把署款为“金沙寺僧”的《镂空四竹壶》,明显是近几年仿造的,当然笔者留有标本为的是专题介绍“怎样识别真假紫砂器”的问题,与考证“金沙寺僧”作品是两码事,应该另当别论,不能混淆。⑤、“金沙寺僧”的问题正如来信所说:“影响一定会是很大的,同时对紫砂历史内容的某些修改、补充也一定起到重要作用”。故对“金沙寺僧”紫砂器的鉴定、论证、考证一定要花大力气,一定要科学、实事求是。一定要探索追究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时间、墓葬时间、墓志铭以及一起出土的其它实物,由专家、学者、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一起论证,反复核实联系起来进行,才能得到比较客观、公正的初步结论,并得到历史时间上的考验。

    对于紫砂名品的鉴赏收藏,考证固然要慎重,对于紫砂名品的定位更要慎重。每个艺人对每件紫砂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将自己的情感、观点、理解注入作品之中,亦运用于各种技能的发挥中。历史上同一个作品的表达方式,每个作者均不相同,比如《掇球》,潘虔荣、邵大亨、邵友庭、程寿珍、程盘根乃至当代艺人均以自己的方式制作过,而在历史茗壶地位上能在《掇球》这一品类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莫不过是邵大亨、程寿珍的《掇球》壶了。诸如《四方传炉》,历史上俞国良、李宝珍、吴云根等艺人均制作过,能称之为名品的,亦只有俞国良的《四方传炉》这一形制。所以对于名品的定位,十分讲究的是众口皆碑的,是历史和时间的磨合中人们通过比较发现,反复鉴赏才得出结论的。所以说,收藏紫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紫砂的“名品”,这也是紫砂工艺综合要素特性所决定的。

    四、艺品

    所谓艺品,是指茗壶设计创作的文化层次,主题内涵,创意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新颖独特的艺术层次和最佳效果,是艺人本身文化意蕴的厚积薄发、精心构思的心灵发挥、是艺人独特个性、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亦是表达一个艺人对社会、对历史、对文化、对艺术的陶言壶语。在创意设计上,艺品的主题严肃,社会问题敏感,立意深邃。在表现形式上,艺品带有强烈的文化倾向,借鉴于“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能在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能达到艺品界定标准的,绝不是一般普通的日用商品壶;绝不是仿造摹古,随心所欲,随意改头换面之作;亦绝不是张口“艺术”、闭口“艺术”、其实毫无艺术特点可言的“炒作”之品。艺品是历史时代某一阶段中具有代表性、创意性、独特性、新颖性,在造型形制、文化艺术因素都达到一定水准的创新佳品。创制作者当然亦是紫砂业界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现在有许多从事陶艺制作的设计人员来到宜兴,试图将现代陶艺的创作理念运用到紫砂陶艺的创作上,用主观的个性情感的介入,在传统的紫砂陶艺上产生“新的精神”、“新的面貌”。他们往往运用紫砂的泥土材质,亦运用紫砂工艺的一般流程。这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为改造紫砂而改造紫砂,或武断地在紫砂陶艺作品上戴上一个“现代陶艺”的光环,用主观意志强行推出自己归纳的“艺术作品”的含义,用歹徒式的强暴、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及许多漂亮词句的掩饰来给紫砂陶艺披上一层“现代陶艺”的外表,这无疑是把“现代陶艺”和“紫砂陶艺”都引入了误区。这一部分人只注重了“艺术”的光环,违反了紫砂创作中应遵循的法则,人为的、自封式的将自己的作品冠以“紫砂艺品”,“引经据典”,“张冠李戴”,脱离紫砂的本质根本来演变改造,这都与紫砂艺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紫砂艺人在创作紫砂艺品时创作与时代同步,向现代意识靠拢,丢掉时间封闭禁锢,以新观念的钥匙去开启寻找、挖掘探索新的广阔天地,以新的艺术思维方式,新的艺术创意,去突破旧的套路,这是人类思维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需要。但万变不离其宗。紫砂材料的特殊性,成型工艺的特殊性,茗壶造型的特殊性,无不是在紫砂工艺的严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无不是在现代意识情感的自我注入下,自发地成为情感驱动下的相对自由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紫砂材料自身的表现特质始终潜在地帮助作者进行创造,紫砂工艺自身的严谨操作始终潜在地帮助作者进行创新,帮助作者达到所设计创作的目标,即作者真实精神的表露。其精神真实的强度往往突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超越了风格的局限,实践其创造本身的价值意义。

    还有人以紫砂茗壶的收藏价值来衡量是否是紫砂艺品的标准界定问题。似乎艺品是无价或天价,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紫砂艺品跟紫砂纯品、精品、名品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这是一个共同体的概念,缺一不可。紫砂收藏价值的衡量不光是唯一针对紫砂艺品这一要求和标准,而是针对紫砂纯品、精品、名品是一样的要求和标准,不可人为的分割开来。所以说,收藏紫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紫砂的“艺品”,这亦是宜兴紫砂工艺设计创新所构成的要素、特性所决定的。

    五、真品和稀品

    所谓真品,是针对紫砂茗壶的假冒伪劣品而言,是艺人真实面貌的反映。紫砂的鉴赏和收藏,主要在于一个“真”字。真,要真在艺人的艺品艺德,真在艺人的真才实学,真在艺人的真实本领,真在艺人敢于讲真话,做真事,显真品。以真为人,以真立品,以真待人,显示自身的真实价值,显示自身的真实功夫,亦显示自身的真实水准。每一件真品茗壶,都是艺人的真情表达,真心表露,真意反映。所谓稀品,是针对紫砂茗壶粗制滥造、泛滥成灾、数量多多而言。是艺人对待创作的态度和精神反映。古谓“稀为贵”,今谓“珍稀之物”,是讲稀品的内在品质,贵就贵在创品型制稀有罕见,贵就贵在创品工艺独辟新径,贵就贵在创品形式丰富多变,贵就贵在艺术讲求创造,每制一品必耗尽心力,孜孜以求,孤品面世,绝无重复。紫砂稀品,追求的是壶艺的完美,格调的高雅,形制意念的统一,不达目的效果,绝不面世,推倒重来,直到真正成功,或至少达到作者所感觉的满意效果。创造紫砂真品和稀品的艺人,创作心态十分平衡、坦然。创作态度十分严肃。尤其是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今,不受金钱的引诱,不受名利的引诱,不为经济折弯腰,所花费的精力、付出的代价,要比其他艺人多得多。难能可贵的真品、稀品的创作者,应该是人们所推崇、敬仰的紫砂茗壶创造者,他们随时随地要向创新的目的地进发,向新的目标追求。每创制一器,必经反复构思,反复推敲,以趋完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要比复制者、使用代工者少得多得多。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真品与稀品(乃至孤品)应该是紫砂鉴赏收藏中得到关爱和称道的。所以说,收藏紫砂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紫砂的“真品”、“稀品”,这也是紫砂工艺创作态度所构成的要素、特性所决定的。

    紫砂的鉴赏收藏,以上述所表达的紫砂纯品、精品、名品、艺品、真品和稀品所掌握的规则要求,综合分析、综合比较、综合信息,根据自身的爱好,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既可单项收藏,亦可多项收藏;既可以收藏历史作品为主;亦可以收藏当代佳品为主,既可以全面收藏,亦可以根据爱好、需要而专门取其紫砂某个门类。诸如有些收藏者专门收藏历史上某一阶段之作,如文革壶。有些收藏者专门收藏紫砂朱泥壶。有些收藏者专门收藏紫砂文房玩具。有些收藏者专门收藏某一个名家之作,等等如此。

    这里还需简谈一下紫砂收藏的价值问题。紫砂收藏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等综合因素诸多,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紫砂价值的问题。许多热心的爱好者来电来信问讯其事,心情迫切,这是可以理解的,亦是很正常的。有些朋友特别关心经济价值,很具体地讯问某些茶壶的“价格”、“值多少钱?”不但来信来电,同时还寄上许多茶壶照片。这里将个人意见表达如下:⑴、老茶壶是历史的见证,具体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紫砂艺人的嗜好、个性、风格和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当然亦包括经济价值。⑵、一般来说,各个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价值连城、壶比金贵。除此以外,亦有很大一部分为当时历史阶段的实用器具,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有历史价值,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⑶、档次的区分跟收藏家的收藏有一定的关系,跟经营者的炒作亦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是看东西的好坏(当然指的全部是真迹,伪劣品除外)、兴趣所爱,很难用同一标准具体针对某一作品。这里面牵涉到收藏的层次、不同的收藏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亦牵涉到紫砂壶的造型、泥料、风格、个性,即使同一个艺人身上也会出现精品、名品和一般品的区分;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区分;高峰期和低潮期的区分;亦牵涉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诸如和平时期和战乱时期的区分;紫砂热潮和紫砂低谷的区分;生活条件好和生活条件差之间的区分;艺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家庭负担及知识方面、跟人交往之间的区分等等等等。紫砂作品的档次还跟紫砂泥料的选配、运用、工艺的运用、工具改革相联系;制作技术的高低相联系;与名人文人的结合相联系;与传统精品名品的结合相联系……。这些相关知识是很丰富的。由此来说,针对具体的某一件紫砂作品,笼统地问一声“值多少钱?”是很难有具体答案的。有些一般的日用器具,如茶馆里很平常的日用器具,那它的历史价值就高于经济价值。如符合紫砂纯品、精品、名品、艺品、真品和稀品的规则要求,即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工艺价值都是很珍贵的。

    紫砂鉴赏和收藏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只有掌握紫砂相关知识,入了门,才能鉴别真伪,鉴别好坏,这是关键性的。如果拿一把假的仿制品当真的紫砂珍品古董收藏;拿一把一般的、却炒作的十分烫手的、所谓“名品”之作;或拿一把跟紫砂陶艺创作原理格格不入的所谓“艺品”之作,或夸夸其谈,或曰“经济价值”,或想借题发挥等等,都是错误的观点。因此,紫砂的收藏亦应同紫砂鉴定、紫砂考证同步进行,紧密结合,才能在紫砂收藏的天地里越走越宽。

                                       ( 原发表于 2000 年《江苏陶艺》 1 期 后修改 )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