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6 来源:紫砂之家
所谓“民国绿”紫砂原料,是指在1949年以前从丁蜀黄龙山上开采出来的一种颜色偏绿的本山段泥,民国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产于黄龙山紫砂泥岩层中(象五花肉一样),仅数厘米厚,由于位于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主要为二氧化硅,石英及少量的金属氧化物,采掘量极少,如今已经非常稀有,用这种原料添加小于0.5%的金属氧化物钴和其它矿物颜料,做出来的壶,就叫民国绿泥壶。
大家知道,早在元代,中国就进口一种波斯颜料,叫“苏里麻青”,其实就是二氧化钴,是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的主要原料,到了明代宣德年间,“苏里麻青”被广泛地用于陶瓷原料的制备,紫砂壶用到的这种原料应该在清代后期,在宜兴,出土了大量的六朝青釉陶瓷,当时人们觉的这个颜色如果用于紫砂壶,将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于是,紫砂壶生产者在景德镇青花瓷上的到启发,在段泥中加入这种颜料,呈现出非常美观的表面效果,但是,这种原料比较精贵,未能广泛使用,直到民国后期,上海城隍庙古玩经营者,应收藏家的要求,聘请了一批丁蜀的制壶高手到上海做壶,在普通的段泥中添加了这种颜料,就这样,民国绿泥才真正从上海诞生,这种壶会呈现淡绿偏蓝的表面机理,是仿古紫砂壶的好材料,在当时,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1949年以后,紫砂进入了一个微妙的发展时期,从1956年紫砂合作社成立,到1966年文革开始,紫砂分粗货和细货两类,粗货就是日用的普通茶壶,细货就是工艺品,当时,没有收藏品这个概念,做的好的工手把粗工细做,一般都是出口或各家友谊商店的定货。民国绿泥是绝对不会用于粗货的,只能用于细货,而且一定是提供给手艺特别高的人做,生怕这精贵的原料给糟蹋了。
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民国绿泥壶的定量越来越大,于是,就开始用德国生产的氧化钴,由于纯度好,添加从原来的0.5%减少到0.3%,而且表面效果异常的好,进入2000年以后,人们在添加氧化钴的同时,还会添加少量的氧化锰,铁等,这样,紫砂表面的呈色更加丰富多彩。
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广泛用于陶瓷,玻璃,我们知道,铁、锰、钴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过渡元素,不属于重金属元素,且它们在硅酸盐中是非常稳定的,是不溶于水及弱酸碱的。只要我们合理地、适量地运用是完全无毒无害的。但是,美国FDA标准中对日用陶瓷器皿氧化铅和氧化镉有严格的标准,因为这两种物质不稳定,在常温下容易游离出铅和镉离子,这对身体是有害的,幸运的是,紫砂原料根本不需要用到这两种物质,因为紫砂不要增加白度和透明度,所以,我认为,没有什么所谓化工壶的概念,目前,许多人对所谓化工壶认知上是有偏差或错误的,本人认为,在紫砂原料中添加金属氧化物并通过1100度以上高温烧成的紫砂壶不叫化工壶,只有在烧成以后的成品壶上用化学物质处理表面的才叫化工壶(如用皮鞋油作旧处理等)。
近现代,许多大师非常钟爱用绿泥来做壶,比如:吴云根,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原因有二:1、民国绿泥在表现题材上十分丰富,2、这种原料非常昂贵,是泥中精品。相当稀少,更没有毒害。除了这两个原因外,这种泥料制壶效果尤佳。壶刚出窑时,并不很绿,而且灰蒙蒙的,但是经过茶水的养泡,越养越润,肌理可人。
对民国绿紫砂壶,想爱又不敢爱的紫砂壶收藏家们,不要被那些不懂装懂的记者弯曲的报道所迷惑,民国绿泥是最优秀最富特色的紫砂泥,有一把民国绿泥的紫砂壶藏家是幸运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地位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