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紫砂器发展的时代特征

紫砂器发展的时代特征

时间:2014-04-04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陶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功能,且在外形、内涵、文化方面都达到空前的发展,在装饰方面更是集雕塑、金石篆刻、书画、诗词于一体,融多种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所以紫砂的文化内涵深广,极具吸引力,成为当今陶瓷之林的奇葩艺术。

  紫砂从诞生之初就经历了从陶文化中衍生的基础作为紫砂的创作基础,从其他文化中借鉴造型要素,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题材,在各个门类的工艺作品中得到灵感,从发展自身的文化,成为一种包容性、吸收性多元化的文化,也就是紫砂文化。

  紫砂的发展也和其他工艺一样,经历了历史的多个阶段,从初创期到兴盛期再到衰落期,要想突破从而成为人们的眼中的宠儿,必然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再次兴盛起来,需要人们的努力,并且对紫砂艺术进行创新,作出符合人们审美的紫砂艺术形式。就目前来讲,紫砂虽然从创始期到兴盛期不过百年,但其聪明的借鉴千年的传统文化为己所用,可谓是集众所长了。

  紫砂陶器的发展是符合时代的特征的,也符合艺术创作的特定过程。从粗制、朴素、俗、简等几个方面,慢慢发展成精致、华丽,最终回归最符合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紫砂形式,也就是典雅、端庄、内蕴深厚。

  紫砂器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明显的特征,也有其最具时代性的标志,由此我们后人对于紫砂的认识和断代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在紫砂创作之初,多是像铜器壶一样作为烧水煮茶的器物,所以在外形没有多大的要求,只是根据其功能所需创作的,多为提梁壶。在宜兴的一些老窑址发掘出的一些残器片证明了,宜兴的紫砂陶创作的年代多为宋代,只是没有完整的器形来证明。但也可证明了紫砂的创作是从宋代就开始的,而明清两代就是紫砂的兴盛期和发展期。

 

  明代是紫砂真正进入创作的时期,也是紫砂各种器形奠定基础的时期。象是花货、筋纹器、光货三个大类的器形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明代是比较注重器形的时代,注重拙朴,没有繁丽的装饰,朴素的像是婴儿的娇嫩,也最为自然、古朴。就如供春制壶,仿造自然界的的银杏树树瘤壶形式创作的,那树纹间的斑驳、节疤遍布,无不向人展示出紫砂好尚古朴、自然的意蕴。而紫砂的创作从供春一壶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亲睐,也称之为花货鼻祖。成为紫砂造型大类中的一个特有分类。在明朝出现了许多如供春一样的紫砂大师,如时大彬等。

  在清代早期紫砂的造型已经十分丰富,尤其是清朝康乾盛世,对于的紫砂的塑造,不仅巧用紫砂多变的泥色,还采用了陶瓷器的加彩挂釉,及其包锡镶金、嵌玉等装饰手法,作为紫砂装饰,可谓异彩纷呈。这也是清朝早期紫砂壶发展的趋势,也由此成为清朝皇亲贵戚的专属茶器。

  到了清朝后期,紫砂的造型逐渐走向简化、朴素,可以说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了。尤其是注重壶体上的装饰,以清雅绝伦的陶刻为主,将诗词书画以陶刻的方式结合金石篆刻之法,溶注于紫砂壶上。特别是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创作和装饰,将紫砂的造型和艺术发展到顶峰。可以说文化底蕴浓厚,达到精致、典雅的艺术性。

  清末因战乱频发,紫砂壶艺断断续续相传,导致壶艺作品大多粗制滥造,逐渐走向了衰颓。到了民国这种现象由缓缓复兴,民国时期紫砂行业大力提升,在上海等地多有宜兴紫砂商号,由此展开了一股紫砂热潮,但壶具的文人气稍减工匠气增加,较世俗化,但是在期间诞生的制壶高手,却是带动了紫砂业后期的发展。

 

  明末、清及至民国百余年的时间,是紫砂壶的发展黄金期,期间名匠辈出,壶艺巧夺天工,造型繁复,装饰技艺多样,并且远销海内外,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的瞩目,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