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论紫砂与文人壶

论紫砂与文人壶

时间:2014-03-31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茶壶大体属于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古朴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就像中国画中的文人画一样,不仅将书画印融为一体,而且使他成熟了,升高了。文人画家虽然推崇唐宋的王维、苏轼,实际上真正大发展是在明清两代。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如果把文人画家所追求的那一套移到紫砂茶壶上,何止是一把仅仅是能盛水的茶壶呢?一个角度说,如果你带着文人艺术的眼光看紫砂茶壶,却容易将他视为一幅画,一幅文人画,或者说它是文人画的一种形态,这是紫砂壶升高之后的内涵,也就是它的人文所在。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与大自然最亲近,即使是创造一件物品,也要体现这种人文精神。有人把中国画解释为“水墨画”,把山水画理解为“风景画” ,可能太表面了,同样如果把紫砂茶壶单纯当成壶,也可能太表面了,宜兴素有“陶都”之称在制陶的品类中不论是历史之久,还是功用之强,比紫砂见长者不少,如“堆花”的龙缸,釉色淋漓的“宜均”都是很有特色的,可是,为什么只有紫砂独爱青睐呢?主要是有文人参与,历代文人吟咏紫砂壶的名句有,汪文柏的“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汪森的“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宁”,梅尧臣的“小石冷泉早味,紫砂新品泛春华” ,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连宜兴的县老爷也乐此不疲,有人为之著书写传;制壶的艺人也与文人交游。这都说明,它在文人艺术中已经形成良性循环,也是它能够升温的重要原因。

 

  《一言九鼎壶》的灵感来源于青铜鼎,中华千年文明,鼎盛而繁华,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在古代,鼎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至如今,国人仍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青铜鼎诉说了半部文明史,如今《一言九鼎》壶,用五色土,演绎着“青铜鼎”的新篇章,《一言九鼎壶》传承了宝鼎的形象特质,又融进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庄重大方却不失典雅丰润,浓缩了这个时代的特质与旋律,他的制作,表达了所有艺术家祈福和谐安定的美好愿望,它是一把壶,却更像是辛福生活的象征,以“鼎”为创作主题,以“土”为本体语言,融自然之型与艺术之魂为一体,浓厚的文化,岁月积淀的文明,均在线条的承转合宛里渐渐苏醒,古有“问鼎天下”的典故,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一把“一言九鼎”壶,虽小却重,厚德载万物也。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一言九鼎就出自于这里,以此命名,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文人的制作文人直接参与砂壶制作历代都有。明代末年嘉兴人项石损为名书家,虽不是陶业中人,但亲自动手制壶,所制砂壶形质朴而雅,出手不几,非普通艺人可及。近现代画家、书家、金石家在砂壶上题咏绘画后再由艺人刻制的很普遍,有不少文人则是自己镌刻,因艺术修养深厚,自然韵味十足,文人气息浓厚。

  《李氏井栏》壶顾脉传承经典之作,李门拿手绝活。井栏为取形之作,传统之形。作为实用品和艺术品,比起铜器、玉器、瓷器和其他陶器来,紫砂器流行较晚,但正因为这样,紫砂壶得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古代各种器物造型的优点,并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李氏井栏壶》的设计就十分成功,它石井栏文化为造型基础,并借鉴井栏刻字之美而成为壶铭之美,样式古朴而文辞优雅,朴实敦厚,简洁大方,色彩淳朴古雅。身筒两侧曲线,自顶部圆钮处流泻而下,壶盖处向外曲张,肩部自然向内弯曲,颇有动感且干净利索,整体与各部分比例的配合协调统一,平衡且对称,给欣赏者以美感,同时在造型上又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在线面处理上婉转、流畅、简洁。李白的《关山月》被很好的浓缩于这把小壶上,辽阔高远的边塞风光更是为该壶蒙上了一层高洁广阔的文化境界。文人书画中的禅书禅画,讲的是以少胜多,多一笔太过,少一笔不够的空灵和中庸。在紫砂壶艺里也表现的十分的充分。

 

  人类文明的历史可以说是陶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到了明万历年间,紫砂工艺盛极一时,良工名匠,毕智穷工。以独有的传统文化、深层的文人文化内涵,开始步入文人艺术的行列。唐末陆羽的《茶经》改变了饮茶的方式,使宋后的文人雅士已远非停留在解渴提神的初级阶段,而是上升为一种文化活动,讲的是泡茶、品茶时的“静逸”“灵虚”的“禅”意境界。“禅茶一味”的祥和追求。“酒生诗情茶意禅”的理性旷达。饮茶必须有器具,在各种质地的器皿中为什么紫砂壶能后来居上而倍受士大夫文人的青睐呢?

  明代学问家周高起在他的《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紫砂壶能发真茶之香味,那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紫砂泥壶经过一千一百多度左右的高温烧成后,表面光挺平整之中有小颗粒的变化,表现一种眼看砂质起伏的表面,手摸却光润如婴儿肌肤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视、触矛盾感与受。更奇怪的是别的物件用久必旧会弃之不顾,但紫砂壶却是用之愈久,则愈光亮如古镜,而色彩越古朴典雅,着色圆润、朴而不俗、拙而不笨、色深沉而不死闷。与玉相比有玉一样的光润包浆;一样玲珑而又比玉多了一种人性的亲和力,多了一种实用的可爱。而这些古朴、深沉而叉不失典雅的紫砂特质,正是那些士大夫文人们倾心的风韵。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