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郭沫若与苏壶

郭沫若与苏壶

时间:2014-03-19 来源:紫砂之家

        郭沫若十分精通事。写了很多诗词文艺作品,其中最精彩独到﹑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写于1942的剧作《孔雀胆》。剧中把中国传统的品饮武夷山功夫艺搬上舞台。由剧中人王妃与宫女当场把功夫的艺,展现在观众面前。剧作者对艺、茶具十分熟悉,并能深入了解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叹服。

  《孔雀胆》写的是元朝末年云南梁王之女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在第二幕梁王宫苑,王妃准备给国王喝武夷时的一段戏:

  王妃问宫女甲:“你们是拿的哪一种来的?”“我们拿来的是福建产的武夷呢?”王妃:“国王顶喜欢喝这种,尤其是喝了一两杯酒之后,他特别喜欢喝很酽的,差不多涩的不能进口。这武夷的泡法,你们还记得?”“记是记得的,不过最好还是请王妃再教一遍。”王妃:“你把那茶具拿来。”(宫女甲起步到凉亭前……杯之类甚小,杯如酒杯,称“苏”,实即妇女梳头用之油。别有一洗,形如匜,容纳于一小盘。)

  王妃:“在放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杯烫一遍,然后再把放进这‘苏’里面,要放大半光景。再用开水冲,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苏’盖上冲下去,把生出的白泡冲掉。这样,就得赶快斟了,怎样斟法,记得的吗?”“记得的,把这杯集中起来,提起‘苏’,这样的(提作手势)很快地轮流着斟,就像在这些上画圈子。”

  今天,我们有些文化专家还在探讨“文化”是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还是80年代提出来的,不知看了王妃的艺表演作何感想?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剧中沏用的称“苏”?还解释“实即妇女梳头用之油”。“苏”至今未见有与之相同之提法,喝功夫用的小,装了梳头油就不能沏了!可能是根据剧情在暗示妇女梳头之“油”,与苏中国王要喝的“水”,各代表一方,是“油“、”水“不相容吧!这些是不关我们要研究“苏”的事。

 

  清袁枚《随园食单》中说,70岁的他,游览武夷山到曼亭峰天游寺品武夷时,用的“杯小如胡桃,小如香橼”。此书流传甚广。除此,所有品饮武夷功夫的书中,无不明示使用紫砂小。据说该剧演出时,舞台上王妃使用的道具,就是紫砂小。可为什么郭沫若要叫“苏呢”?因为该剧是元末云南梁王宫苑的故事,而紫砂器的兴盛时期是在明朝中后期。明代很多书如朱权《谱》、钱椿年《谱》、顾元庆《谱》、田艺衡《煮泉小品》、陆树声《寮记》、屠隆《说》、陈师《考》、张源《录》等,所有讲到、杯均不提紫砂。为增强时代感,不叫紫砂壶,而叫“苏”,极有可能是因为紫砂壶产自江苏,所以用产地名之。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