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2 来源:紫砂之家
在武夷山九曲溪四曲南畔,立有一方“御园”石碑,它就是武夷被元代皇帝忽必烈钦定为贡品的见证。武夷岩品质优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长期以来被界公推为“中国十大名”之一。近几年来武夷岩中的极品大红袍得到国内外饮者青睐,在武夷山、广州、上海、香港等地的拍卖中,20克大红袍竞价达十几万元。
武夷在历史上就受到皇家青睐。在汉代,汉武帝派人到武夷山投送“金龙玉简”、“用乾鱼祀武夷君”,饮到武夷,赞其“气飘然若浮云也”。唐代,职方员外孙樵将武夷拟人为“晚甘侯”,寓意晚节高尚之君侯;宋代,武夷已为文人雅士广泛品赏玩味,大文学家范仲淹作有长诗《和章岷从事斗歌》,记述当时山中斗激动人心的情景。时任福建转运史的丁谓、蔡襄先后精制武夷入贡,诗人苏东坡写诗讥之,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
元代武夷已被正式列为贡品。元代的皇室多为蒙古人,由于他们的食物多为牛羊肉,需消食化积。原饮用的多为砖,品位较低。入主中原、建都称帝后,广征各地佳茗,地方官员也千方百计搜集精制好入贡,以取悦皇家,邀功取宠。
元代第一任皇帝为孛儿只斤忽必烈,1264年称帝,号至元。在其称帝后不久就品饮到武夷,是时名为“石乳”。武夷有缘入京受宠于元世祖忽必烈及元朝皇室,主要是高兴起着关键的作用。
高兴,字功起,蔡州人,曾任宋黄州制置使陈奕麾下武将,南宋德佑元年随陈奕降元。元至元十六年,高兴任福建转运使行右副都元帅,建帅府于建宁,发现产于该府内崇安县的武夷品质优异,督促地方官员监制武夷,并命名 “石乳”,意为石头中溢出的乳汁,比喻它十分珍贵。当年秋入觐朝廷时,将它献给皇帝忽必烈,深得皇帝赞赏。自此便由当地官员承办此入贡,初时“岁贡二十斤”。元大德元年,忽必烈之孙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在位时,高兴拜为福建省平章政事,又派员和亲临武夷山监制贡。元大德五年铁穆耳诏令时任邵武路总管的高兴长子高久住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贡。高久住于第二年指派当地人士孙王禹在武夷山四曲兴建皇家御园,专门制作贡入贡。
当时兴建的武夷山御园规模宏大华丽,完全按照元代皇家的规格设计构建。有仁凤门、拜发店、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又于园中掘有通仙井(现尚存),井上建有龙亭,称为通仙亭。元泰定三年崇安县令又在其侧各建一场,悬“场”大匾于大门。至顺三年又建《喊山台》一座,专门用于祭祀神之用。御园设有场官、工员。场官主管岁贡之事。后来贡制扩大,采摘、制的农户增到250户,年采制360斤,制龙团5000饼,极为精致。
元朝皇帝忽必烈诏令在武夷山兴建御园制作贡,说明品质优异的武夷得到元朝皇家的认同和赞赏。御园制前后经历近300年,对于提高武夷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沟通了蒙古草原与武夷碧水丹山的联系。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