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07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艺术以它材料的唯一性、成型工艺的独特性、造型形态的多样性而闻名于世。时下,紫砂收藏热正在悄然升温,它集中了书法、篆刻、玉石、青铜、陶瓷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富表现力的形式之一。
一说紫砂,必提宜兴,正如瓷器必提景德镇一样,宜兴被世人看作紫砂的圣地。对于紫砂而言,更准确一点说,宜兴其实只是一个大一些的行政概念,真正跟紫砂联系在一起的地名应该叫丁蜀镇,旧时称鼎蜀镇,因为在这个镇的附近有两座山,一名鼎山,一名蜀山,因为在这个镇的附近有两座山,一名鼎山,一名蜀山,故名鼎蜀镇丁蜀镇的“官网”这样描述:丁蜀,是一块泥土与火焰交织的神奇之地,6000年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世界。
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所以,关于紫砂器起源的说法虽然争议颇多,但创始于宋代的说法历来被普遍接受。
历经宋元明清直至解放前,紫砂壶业的发展更像是一部黑白默片,关于那个时代的情况,人们更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来描述当时的情景。那个时候,丁蜀镇的人们家家户户都把制作各种紫砂器具当作养家糊口的行当,跟艺术甚至是工艺品都挨不上边儿。解放后,宜兴成立了
宜兴紫砂工艺厂,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等七名艺人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如今绝大多数紫砂大师都出自他们七人的门下。
改革开放初期,紫砂行业迎来了它建国后的第一个高峰,随着大批港台商人的涌入。紫砂壶备受追捧,宜兴的紫砂艺人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春天。名家的壶供不应求,源源不断的订单还在纷至沓来,大批熟练或半热练的工人都在做壶。也就是从那时起,宜兴紫砂工艺厂不再是当地唯一的工厂。大量的民营紫砂企业如雨后春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紫砂壶 在为丁蜀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滥竽充数的产品也损害了当地的声誉。紫砂壶甚至成为当地的主要税收来源,私下买卖紫诊壶是不允许的,宜兴的主要路口甚至设立了检查站,凡是查到私下往外运壶的车辆都会被处以重罚,甚至是拘留。这些,只不过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小小印记。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