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儒道佛教与茶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和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则。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茶叶栽制,饮用的变革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
(一)、儒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孔孟荀之儒家思想,基本特征是无神论的世界观,是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和伦理相结合为核心和基础,强调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茶虽然给人以刺激,使人兴奋,但人们对它是乐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时需要安详静谧的心境,清雅简朴的环境,情恰和谐的茶友,精美协调的茶具,客来敬茶,以茶留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礼仪。尊君、重礼、尊老爱幼,廉俭育德,和蔼待人。仁义礼信是儒家的道德观念。中庸之道是濡家处世信条。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可道,以茶可修身,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以茶树礼仁。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树礼仁四德就是讲发挥中庸原则,协调人际关系。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敬、静。即廉俭朴实,心地纯洁,和睦相处,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些无不与儒家思想相吻合。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已达2000多年,历来作为我国人民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这也是儒家思想贯串于茶文化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道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老庄之道思想,强调自然,超凡脱俗,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和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欲求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信业界,以生为乐,在静观默察中,清静无为,坐忘虚心,以素朴人性与诸物本性自然契合。道教戒酒戒杀生,要求静坐息心,无思无虑,茶有破睡之功,固道教离不开茶。道教发详地在巴蜀,其形成时期,巴蜀的饮茶习俗已广为传开,因此茶成了成仙的灵药,西汉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荼,久食羽化”。南朝齐梁时道家人物陶弘景在其《杂录》中说:“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丹丘子是一位仙人。卢仝七碗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说明茶与道教关系,喝了七碗茶,就可飞到天上,羽化成仙了。中国人这种神仙观念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反映在茶文化中,“乐生”精神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强调自然,是道家思想,中国茶道没有严谨的规范,其道理也在于此。因为自然之道乃变化之道,心通造化,使自然妙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法无法,有生命的无秩序。喝茶的时候忘记了茶的存在,快乐自足,泡茶不拘于规矩,品茗不拘于特定的环境。一切顺其自然,因势而异。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清与淡,要求心无杂念,忘却自我和现实世界的存在,追求虚无飘渺的极乐幻境,淡泊人生,无所追求,以脱尘世苦海。这个清淡精神就是源出于道家思想的,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来源于自然,加之泡茶用水选用泉水,高山流水,一杯在手,给人以一种将自身溶于秀丽山川感觉,天人合一。飘然欲仙。茶之本性清淡幽雅,这是与道家思想十分贴近的。因此道家十分爱茶,栽茶品茗,自然成了道士们平日的乐事。同时,宫观道士不但自己以饮茶为乐,而且提倡以茶待客,进而以茶作析祷、祭献、斋戒的供品。
(三)、佛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由于佛教修行,强调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佛教要求信徒坐禅,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入半睡状态,因茶有破睡之功,故有僧家提倡“以茶代酒”,以饮茶防打瞌睡。终使僧人饮茶成风,甚至达到“唯茶是求”地步,由于佛教盛行,僧人“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至世人争相仿效,饮茶遂成风俗。发展至唐朝,饮茶已是“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了。可见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方面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佛教思想追求纯和境界,“外息诸缘,内心无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之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所滞累,在一种绝对的虚静状态中,直接进入禅的境界,专心静虑,顿悟成佛。这种思想与中国老庄之道教思想“清静无为,心如死灰”很相似。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与佛教精神有相通之处,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势必规定和影响着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中国茶道追求清、静、和、虚,要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这些茶道精神是源出了佛家思想的。
综上所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一,共同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实质就是敬、俭、和、清、静。①敬:真诚致敬○2俭:廉俭朴实③和:各蔼待人,和睦相处,中庸处世④清:心无杂念,清淡幽雅,心地纯洁,淡泊人生,无所追求⑤静:安详静谧,环境寂静,专心静虑。
二、茶文化的发源与成长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从发现始作药用已逾3000多年了,汉代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将茶列为20种药物之一。东汉华佗的《食论》及壶居士的《食忌》中都有茶的药理记述。《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说明晏婴将茶作菜食用。晋代郭璞《尔雅》注释中论茶“树小如栀子,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华阳国志》记:“武王既克殷、六畜、桑蚕、茶、蜜……皆纳贡之”,纳贡之茶,为晒干保存之茶叶。因此,茶叶作药用始于神农时代,茶叶利用始由生煮羹饮到制饼晒干贮藏。时间约为神农时代至晋代时期。
神农时代为新石器农耕时期,此时也正是图腾及各种巫术礼仪活动盛期。茶叶作为当时发现的具有众多解毒功效的神奇药料。应该说是很有可能用作各秒“装饰”或祭物的。
伴随着这些巫术礼仪活动,宗教、艺术、审美等意识活动尽管并末独立或分化,但它们必定潜藏于巫术礼仪之中。也就是说,在巫术活动中,人类不自觉地把宗教、艺术、审美感受等意识活动通过巫术礼仪表达出来。将具有众多药效的茶叶用作“装饰”或祭物极可能是选用当时人类实践证明药效最好、外形较美观的茶叶。如果此说成立,那茶文化的发源就是这个时期的巫术礼仪活动。
随着巫术礼仪活动的发展,原始图腾歌舞源应运而生。图腾歌舞出于继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之后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随后,图腾歌舞分化为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各自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不同的发展道路。茶叶作为“装饰”或祭物,也会同时经历由追求色彩美丽、图样写实演变成图样抽象,从形到线的意识活动过程。
经过尧舜禹到夏商周的“传子不传贤”,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的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殷墟甲骨卜辞显示,当时每天都要占卜,如卜禾、卜年、卜雨、治病等。巫师是当时社会的精神领袖。当时青铜器的纹祥已演化为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极象牛头纹。象征着神秘、恐怖和无限的威力。呈现出一种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美,_不在于其装饰的风味,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壮线条,深沉凸出的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情感观念和理想。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它标志着人类不自觉追求美的形式已演变为自觉地将自身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通过雄壮线条、深沉凸出的刻饰表达出来。茶叶作为“装饰”或祭物,审美要求也将同时经历这个从不自觉变为自觉的意识活动过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无神论思潮成风。青铜纹饰加入了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内容,如宴饮、水陆攻战、采桑、狩猎、女子歌舞、伴乐奏等纹饰。意识形态领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孔孟的儒家理性主义思想自此渗透到茶文化领域,此时茶叶利用已发展至生煮羹饮阶段,茶叶作为一种清淡、质朴的“茗菜”,以略有苦涩味调和各种食物的风味,加之茶叶具有解毒功效。比较迎合儒家崇尚廉俭、清简、朴实、和美、协调思想,因而得以流传开来。
到了秦汉时期,儒家理性主义思想在北中国大行其道,祭神变为抒情,说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不追求强烈的刺激,而重在生活情调的熏染。而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丽的远古传统。意识形态领域仍弥漫在一片奇异想象和热炽情感的图腾一神话世界之中,自由而浪漫,充满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这种楚汉浪漫主义与儒家理性主义在秦与西汉时期并存于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东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变革将儒家理性主义精神日渐濡染侵入文艺领域和人们观念中。到了汉顺帝时,道教兴起,向往长生不死,羽化飞升的神仙境界,强调人与自然溶于一体,顺乎自然,追求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和独特个性的表达,儒道结合,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愉快、乐观、积极、开朗,人间生活情趣不因向往神仙世界而零落调谢,相反却生机蓬勃,即使神仙境界也充满人间情趣。茶叶作为成仙的灵药,被道士们重视并有目的地进行栽培。
到了三国及两晋时期,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转折,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地主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居于统治地位。法家、道家、儒家、佛家、玄学同时并存,文化思想自由开放,百家争鸣。人类已认识到鬼神迷信,宿命、经术等规范都是假的,人总是要死的,人生及时行乐被大肆宣扬,“竹林七贤”成了理想人物,无限可能潜在性的精神、格调、风貌,成了这一时期哲学中的无的主题(无为而无不为)和艺术中的美的典范。茶之为饮与士大夫、文人墨客、道士们的崇尚清淡,鄙弃实务之风相得益彰,西晋杜育《荈赋》记。采茶初秋,水中漂洗,放在东欧产的陶瓷器上,用匏去盛岷江之水,象公刘(周之先祖)那样煮茶,整个过程虽是生煮饮,在文人学士看来,甚为儒雅,松下泉边,当炉煮茶。有超凡脱俗,仙风道骨之感。这套生煮羹饮程序,说明当时煮茶有一定的规范,说明中国茶艺的雏形已经形成。生煮羹饮无需种茶、制茶,采茶-洗茶-置具-置水-煮茶-欣赏茶这一程序为后来的茶艺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代延续,饮茶之人日渐增多,促使茶叶进行初加工以满足饮茶不时之需。其茶叶制作可表示为:采茶-洗茶-拌米饭-捣烂-制成饼状-凉干或烘干;其饮用过程可表示为:灸茶-捣末-置具-置茶-加葱姜-冲泡-饮茶。生煮羹饮的茶艺转变成制饼炙茶,捣末,加料冲泡的泡饮茶艺。
自东汉传入我国的佛教,历经两晋南北朝的发展,于唐代以前已达到相当水平。佛教戒酒倡茶,以茶破睡坐禅,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和茶文化发展。僧人大量栽植茶叶,随处煮饮,世人争相仿效,发展至唐代,茶叶不再是皇帝、宫延,士大夫,文人学士,僧道信徒们的专用品或奢侈品,已发展普及民间,市售大碗茶,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自此茶文化走向成熟发展阶段。
三、茶文化的发展
自南北朝以夹,儒道佛互相攻击之后,至唐代逐渐协调共存,彼此渗透。意识形态领域注重描绘人间现实生活,禅宗可以不要一切宗教教义和仪式,不必出家,不必自我牺性,只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就是成佛。佛教在唐代大行其道,压倒其它宗派,禅助茶兴,茶助禅成。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就是在这种儒、道、佛思想溶于一体,诗歌重意兴、神韵、趣味,追求人间现实情趣的审美感受的情形下进行的。陆羽总结前人经验,出身禅门,从道家隐士邹夫子学,与士大夫李齐物、柳谈、颜真卿等交往,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撰《茶经》。把中国茶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自此以后,文人学士争以品茶、咏茶、书茶为风流儒雅,僧家以施茶结缘,道士以茶养性。
宋代茶业继续发展,茶叶采制追求更为精制,精致的龙凤团茶就是一个代表。宋人寄情山水,大兴斗茶之风,促使福建建窑免毫盏取代了唐代越瓷茶碗。文人学士以品茗为乐,以茶写诗作画,将茶文化推向更深更广的程度。为了适应民间对饮茶的需求,也为了饮用方便,末时茶叶逐渐由团饼向散茶过渡。至元时,散茶已取代团饼居于主导地位。泡茶技艺也由过去的碾末泡饮变为直接泡饮。自此茶艺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时期。
四、茶文化的转变
明代以后,文艺从浪漫主义的美学观点转向提倡反映民间生活情趣,提倡讲真心话。直抒胸意,重视情节的曲折和细节的丰富,没有远大思想和深刻的内容。仅供消闲取悦。到了清代,汉人国破的凄凉,使思想解放的浪漫主义变为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并出现复古主义和禁欲主义思潮,审美趣味让位于实用和市场价值,美学发展受到极大挫折,经过民国至新中国诞生,美学、文艺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今天,随着改革开放,外族文化大量传入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渗透溶合,使美学、文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明代茶业生产是以散茶为主,蒸青变炒青,六大茶类相继出现。紫砂壶的兴起,使茶艺发生了根本转变。茶由煮饮变为冲泡,过去的以罗筛茶,磨茶等复杂茶艺变为简单的直接冲泡。明张源《茶录》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泡法,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稍侯茶水冲和,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而喧,喧则雅趣尽矣。……茶道_,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清、燥,洁,茶道尽矣。”此饮茶之法与今啜乌龙极为相似,而对饮茶人的素质则无所要求。
明清之际,文人学士争相事茶、辨茶,把茶文化推到又一个历史高峰。茶学借助此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各种散茶纷纷兴起,名茶辈出。烹点茶叶成了人们的一大嗜好。文人学士以不懂茶道为耻,即便当时的女流之辈,也精于茶道。随着茶道的大众化,也由美学、文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挫折,茶艺进一步简化,变为今天的实用泡茶法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