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29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可能你手边就有一只紫砂茶杯,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紫砂两字仍然充满神秘感。在常州,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似乎离了紫砂和茶叶就“活不下去”,每周都要聚在一间叫“博陶轩”的紫砂店里“大话泥巴”;他们年消费紫砂在数万元到近百万元不等。对于圈外人而言,他们就如紫砂一样,生活在周围,却充满神秘。
博陶轩,一间关于“茶”和“壶”的沙龙
“博陶轩”的主人陈国君,每天都在位于桃园路的店里以茶会友,谈话主题从武夷岩茶到紫砂杯壶、从生活工作到时事政治,来这里的客人们从不事先邀约。这样的时刻,博陶轩更像一个关于“茶”和“壶”的沙龙。
渐渐地,他们从陌生变成了朋友,共同的话题永远是紫砂和茶叶。
博陶轩一楼的木格架上,放着不下30只各种紫砂杯,看一眼就知道是常有人喝的。
“来的久了,他们都有了自己的专用杯。”“博陶轩”的常客杨先生说,“常州能称得上玩紫砂的人也有几十人吧,应该都在这儿出没了。最多的一个,20年买了500多只壶,家里两车库不停车只存壶。”
喝茶的时节,一年里最好的一天是清明
爱茶如命的庄先生同样为“泥”痴狂,他家的电视机前摆了一排紫砂壶,“看会电视,看一眼壶,那种感觉你体会不到。”
50岁的庄先生一年四季天天早起一壶茶,“5点半起床,用自己最喜欢的壶泡上茶,坐在阳台打开窗,周围的一切,空气和光线,都保持着喧嚣到来前最后的宁静。到6点,这份自然的宁静就喝到了心里。此后一整天,不论干什么都会不急不躁、气定神闲。”
这些玩紫砂的人,很少拿出自己心爱的壶作交易。“买的多卖得少。”陈国君说,一只壶从生涩到圆润,似乎人生都凝聚于此,“怎么肯随意出手卖?”与之相反,倒是常有圈内人争买一只壶。
圈里的一位大姐大,为一只壶等了两年
私企业主张先生5年前开始玩紫砂,年消费50万元买壶,“我的钱不愿花在穿着,800元一件衬衣太贵了。现在,每年消费50万左右都是买名家和新秀的作品。2007年入手的壶,几乎都有数倍的增值。”
李女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她不仅是这个圈里唯一的女人,还被尊为“大姐大”。2006年,李女士年消费紫砂壶就在30余万元,“收集大师的作品很费工夫也很有乐趣。”因为完全是手工作品,名师的产量一年也就十多只,“光花钱还不行,得等。”
为了一位大师的一件作品,她曾经等过足足两年。“到手的一刻,圈里的兄弟们莫不羡慕。”现在,李女士手上拥有的壶“非富即贵”,轻易不肯示人。
这些“壶迷”的手机屏保绝不是常见的爱人同志、小狗小猫、花花草草——无一例外是一只自己最爱的紫砂壶。用他们的话说,每天看着这些线条、轮廓、色泽,人生就完满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