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的回忆,陈福渊是做花盆、花瓶的高手,尤擅方货。他是承上启下的花盆师傅,为人忠厚老实,从不争名夺利。教出的徒弟日后均声名显赫,如顾绍培、周尊严、潘持平、周定华、吴亚亦、施小马等,是紫砂业内默默无闻的有功之臣。
孙女陈梅娟擅长制壶,现为潘国良之妻。
作为宜兴紫砂工艺厂制作花盆的当家大师傅,陈福渊可称“被埋没的紫砂艺术大师”。晚年因长期盘腿制作花盆而双腿瘫痪,加上八十年代壶艺兴起,花盆不如早先受重视,故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无缘。顾绍培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70%的产品都是制作花盆,出口日本。陈氏后人回忆,1984年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世博会)展览得到金奖(新中国成立后紫砂艺术品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金奖),使顾绍培声名鹊起的“百寿瓶”,即为陈福渊传授给顾绍培的。
陈福渊只留下一张建厂初期做“技术辅导”时与蒋蓉、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一起工作的照片,遗憾坐在后排,面目没能拍摄清楚。目前的画像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所绘,与真人有八分相似。
以下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的回忆:
1961年起,顾绍培师从老艺人陈福渊专习花盆、花瓶制作。顾绍培告诉记者,陈福渊是“七大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后的名师。陈福渊的妻子早逝,陈与母亲相伴,其人忠厚朴实,工作尽心,顾景舟对陈福渊的评价很高。“20世纪60年代,紫砂厂生意并不好,生产结构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那个时候,紫砂厂抽出一部分骨干,陈福渊师傅带领我们几个徒工做了许多花盆和花瓶。1961年,作为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我们背负着生产任务,完不成任务没有工资。这段经历真是各种滋味都尝过。”陈福渊制作大件作品时,会请顾绍培和其他学徒当帮手。顾绍培记得,陈福渊老师每做一件作品,都会不断总结、修改,临近退休时,为做一只大型“扁方鱼尾瓶”,陈福渊反复琢磨这尊方器的样板。顾绍培协助师傅校正花瓶比例,完善样板。“师傅的精神很触动我。他都快退休了,还在不断研究造型的精确性。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的勤奋与师傅的身教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