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1-0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大师吴曙峰先生和陆虹炜女士应北京紫砂艺术馆之邀,日前携作品从宜兴来京参加紫砂文化交流会。笔者得以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近观佳作,收获良多。
吴曙峰先生有不少作品陈列于北京紫砂艺术馆中,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林峰》壶。其球形壶身造型温润饱满,上方提梁却极具创新:高于壶身高度的梁高,纤细单薄的梁身。如此搭配的妙处,需要观者细加品赏。壶身矮而实,提梁高而虚,两者合一,实体为整体的稳固打基础,虚空部分释放了壶身的沉重,增加了壶体的轻盈、活泼感。再者,提梁方中带圆,转角曲线温和,与壶身线条完美呼应;侧面观之,梁面瘦中藏宽,又与壶身的敦厚相谐。据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介绍,此壶的创作目的,在于“营造形体的张力,探索线条之间的关系”。紫砂向来朴素而“讷于言”,壶言壶语要从造型中悟得。《林峰》壶可谓有把又无把,无梁又有梁,极具创意。若说是把,它却是向上扩展空间,若说是梁,它却没有跨越到壶嘴一侧。吴先生的友人赋予了它“吴氏把手”的雅称。壶纽周围有细碎的铺沙作雨滴,纽上有古朴的井栏纹,加之把手上的梧桐叶图案,一幅树下听雨饮茶图显得生动又可爱。
相较于吴曙峰先生对于创新的追求,陆虹炜女士的作品似乎更加注重传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创作追求,有时倾向于表现欲强的,有时喜欢传统而实用的。”陆女士这样说道。而在笔者看来,她的很多作品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从《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到《寿桃壶》、《天鸡壶》,她或刻纹于壶身,或赋形于壶嘴、壶把和壶纽,可谓生动地表现了意象之美,又遵循传统造型,完好地保留了壶的使用功能。其中的《蝶恋花》壶,很能代表陆女士这一创作风格。用曲线将壶肩上均匀相隔的四点依次相连,形成一个方形凹面,中央为圆形壶盖,壶纽以蝴蝶造型,蝶翼上纹路、斑点清晰可见,蝶身下是壶盖上四点相连而成的另一小凹面。
侧看之下,不同的凹面幻化成了重叠交错的层层花瓣,花瓣叠加成苞,花儿娇艳欲放。花香远逸,蝴蝶闻香而来,敛翅栖息于花芯之上,仿佛吸够了蜜汁,就要展翅离去。作品以花苞作壶身,非但不显扭捏,反而赋予了壶以无限张力。而以蝴蝶为纽,既点缀了创作主旨,又衬显了紫砂壶的恬淡素雅。用这把壶泡茶,饮者于茶香之外,或许能品出一道花香来。
提梁有益于表现紫砂壶的大气与张力,但如果构造不当,就会弄巧成拙,造成壶的使用困难。吴曙峰先生钟情于提梁创新,但他一直遵循着实用第一、创新并重的原则。事实上,正如陆虹炜女士所言:相对于之前,我们现在的紫砂壶创作都是一种创新,而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形式来继承发扬或重新表达,先人们制壶的初衷我们不能丢弃,那就是紫砂壶服务于生活的实用功能。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