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徐汉棠的壶中人生一一传承与制艺

时间:2016-12-12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深秋的丁蜀,有着一种与江南乡野大相径庭的气质。虽说,已经过了龙井和碧螺春的季节,但这儿又进入了另一种与茶丝丝相扣的时间点。空气中略带潮湿,温度却刚好适合紫砂陶土的揉捏与锻造。在这样的月份里,最能留有茶香的紫砂壶从此一一开始。

  从浙江杭州到江苏宜兴的丁蜀镇并不远,大约百来公里的行程。而这里,就是中国最为著名的紫砂造艺中心。浙江同行中熟悉紫砂的玩者,甚至能娓娓道来天目山脉与这里的地质渊源。同山同土,但在一山之隔的丁蜀,紫砂不仅成为文化,也成为传奇,成为在中国茶的世界里,最不能被外域仿制和超越的东西。

  既是传奇,必有传奇般的故事和人物,徐汉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位列蜀山七老艺人之中。当然这里的蜀山,并非四川的那个神话之地,而是指盛产紫砂的地脉一支。有着亿万年地灵的底蕴,历经试炼紫砂工匠徐汉棠成为丁蜀人杰的代表。

石瓢

徐汉棠:《石瓢

  徐汉棠先生的徐门家族,据说从事紫砂行业已有百年,从清道光年间时至今日,徐家的九代族人都沉浸在紫砂的世界里。徐汉棠更是从十二三岁起,就在父母身边学做紫砂。1953年,徐汉棠有幸拜得著名的紫砂艺人顾景舟为师,凭借天资与聪颖,徐汉棠成为顾景舟的第一入室大弟子;65岁时,徐汉棠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从艺六十周年之际,徐汉棠又被授予了“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成为紫砂领域唯一获此殊荣者。

  面对诸多成就,徐汉棠说:“我仿佛看到了历史上一代代的大师在审视着我的作品,无形中感到又增添了新的压力。”在一本书的跋记中,徐汉棠曾写道:我是个传统的艺人,一生经历了社会政局的几次重大变革对紫砂行业的影响,从民国时期的家族老字号经营开始,繁荣与动荡波折起伏,特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迫于生活,许多手艺极高的艺人改行,我不改初衷的选择,执着走过来了。

  一路走来的徐汉棠,几乎将传统与执着,树立成为他的艺术人生中必须为之坚守的信条。他不仅说:“我的作品同师父分不开。就是那些有所创新的东西里,也必须有着师父的影子。”他要求徒弟和接受传承的子女们,严格按照祖训家规来生活和学艺,要求他们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学艺,不抽烟,不喝酒,更不要去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种古老的尊师重道儒学观念,还有那种超越血缘关系的传承理念,让徐汉棠和他的族人们在一开始就获得了根植于土壤的力量,而他脚下的一捧捧泥土正是紫砂生长的特有环境。

  其实,在徐汉棠的艺术领域中,就有装载泥土的“汉棠盆”系列,那些个精巧、温润的微型盆景小品,一直是上海盆艺界的珍藏。而这一特立独行的紫砂别系,也成为徐汉棠最具个性的作品系列。在冬日斜阳的花园中,徐汉棠对着薄雪覆枝的盆栽,竟也有一番感悟“我想像着它们也许各自有一瓣心香未开,那不是故意要错过自己的季节,因为心中还另有期待,期待来年的春光。”

  从传统的江南民间提篮中可以得到启示,徐汉棠创作了《提篮茶具》系列器物;从池塘里荡漾的涟漪中也能得到启示,徐汉棠创作了《水波提梁壶》;从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中,徐汉棠创作了《砂方壶》,方形身筒与圆线有着自然而然的转折过渡;而借鉴了青铜器造型的《古兽窥今壶》,徐汉棠在足、嘴、柄、钮都加上了想象中的古代灵兽形象,借助特殊的壶体上的冰纹开片加上泥色的渐变,又形成了斑驳的仿真兽皮感。

  对于这种源于生活,源于故土的传承与制艺,徐汉棠将其称之为“一种造物的方式”。庄子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而徐汉棠则认为不仅是再现或者模仿自然,更需要作者把自我表现和审美观念蕴含在作品中,“作品是无声的语言,它会真实地流露出心声。”在酝酿一把壶,或者一件件紫砂器物时,徐汉棠的思绪与老庄之道不谋而合。

  秋日的暖阳中,泡一壶茶,听一曲昆腔,在江南,茶是“饮”,壶是“品”,明·文震享《长物志》曰:壶以砂者为上,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徐汉棠的紫砂就是品茗仪规的印证,他的紫砂是时光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12月中旬,徐汉棠老先生将携弟子来杭州介绍紫砂艺术。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小鹿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