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 网络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归宿,有些人生来就背负了使命,有些人劳碌至终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我身处的家庭和环境,虽然在一定因素上引导了我的人生方向,但所有的选择还是遵从的内心,因为喜欢所以执着,没有人会不惧漫长枯燥,埋头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不论经历多少苦难,都无法阻挡我追求紫砂的脚步,知难而进,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01 名门匠女,一脉相承 宜兴紫砂,千年艺脉,薪火相传,名工不绝,除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历史因素,也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的坚守和努力。依山傍水的蜀山,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大师与名家的摇篮,这里不仅涌现出著名的紫砂七老艺人,许多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在这里出生、成长,不断续写着一代又一代紫砂传承的佳话。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先生,也曾在蜀山古南街的老宅里生活,执守清贫,低调从陶,并和他的夫人培养出三个优秀的女儿,将顾氏茗陶,一脉相传。 顾绍培先生与三个女儿 作为顾绍培先生的长女,顾勤从小就隐隐感觉到一种家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便是将顾氏一门的技艺传承下去。在她的记忆里,紫砂无处不在,父亲忙时的背影,自家用的壶与杯,瓶与罐,花盆等,和妹妹们一同在父亲工作的紫砂车间里嬉戏,看老一辈们专注制陶的温馨画面,这些都印刻在她年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家族里的人,也都在这里出生、成长、婚嫁、老去,不论是谋生之道,还是日用之器,生活都是围绕着紫砂,这也让她长大后对紫砂有比常人更好的直觉。手触碰到紫砂泥,心头便会有不一样的情感涌动,甚至看到家乡的自然山水,蠡河古南街,她也会不自觉陷入一种情怀与感动,对她而言,紫砂就像是一种能够使心安定的东西,是一种情愫,一种寄托,一种慰藉。 1986年,顾勤于陶瓷职业高中紫砂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苦练基本功。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不同门派不同风格的制壶技法,顾勤在父亲的建议下,跟随吕尧臣大师高徒、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谈跃伟学习。当时谈老师正值年轻有为,又刚从中央工艺美院深造回来,工艺技法趋于完美,在其指导下,顾勤的制壶技艺正可谓正派、规范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后又得王寅春之子、壶坛名宿王石耕老先生的悉心指导,使制壶功底更为扎实、沉稳。而父亲顾绍培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因势利导,良好家学与严谨家风的熏陶,以及她自身的勤奋自觉,都为她在学艺之路上的茁壮成长,以及后来成为顾氏壶艺嫡系传人,独立紫砂一隅打下了厚实的根基。 茗香提梁壶 纳福吉祥提梁壶 彩云追月壶 一把壶,从拍打到烧制成型,历经的磨难百转千回,可这却是每个紫砂人的一种生命常态。顾勤制器,手法多样,凝重朴实,古雅大气,神韵俱足,她深谙必须立足本土文化,坚持发扬地方风格既要借鉴历代艺术的优良传统,更要古为今用,紧跟时代,注重创新,为此她深爱读书,以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不断探索制壶规律,磨练技艺,故而对紫砂泥质、泥色、成型、装饰、烧成等都深有研究,深得顾氏精髓。 恬静安然壶 人生主题壶 茗陶提梁壶 为更好地自我提高,更为紫砂艺术的传承探寻更多更好的支撑点和契合点,顾勤不断采取脱产与研修相结合的方式,相继进入中央工艺美院陶瓷设计专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及中国美术学院“紫砂高研班”等高等院校深造,并获得艺术设计类大专、本科学历文凭。顾勤的紫砂技艺也在漫长的积累和磨砺中,日臻精进、成熟,短短数年间,经她原创设计并获得外观造型的国家专利就多达 15 项,几乎每年都有新作斩获国家行业评比中的最高奖项。2002年3月,顾勤在父母和亲友的支持鼓励下,独立创办了“顾氏茗陶苑”陶艺创作室,从此开启了更为绚丽多彩的紫砂人生。2016 年她被评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8年底她晋升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对顾勤而言,“成功没有秘诀,无非就是勤奋、坚持、热爱、传承、精益求精、穷其一生、专于一事,无怨无悔。” 02 沐浴家风,涵养美德 在顾氏茗陶苑里,古色古香的陈设,伴着茶香,在饱和的灯光下,沉静温馨。茶台上,顾勤老师着一身优雅的旗袍,身姿挺拔,目光沉着,低调寡言却为人真诚,一如她的父亲那般,不求闻达,甘于寂寞,一身正气,真正的匠人,大抵都有这样的气质。 顾勤的父亲顾绍培先生在国内外同行间均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口碑,他也是宜兴紫砂界里出了名的“好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紫砂百寿瓶就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并引起极大轰动,但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对子女徒弟关爱严厉,对他人谦逊随和,可谓“德艺双馨”。正因如此良好的家学与严谨的家风,使顾勤更加认识到了“品德”的重要性,她也时刻谨记着父亲“做壶先做人、凡是要低调”的家训,无论是在从艺过程中,还是在为人处世上,她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初心,凡是低调谨慎,不张不扬。 对顾勤而言,父亲不仅是自己紫砂道路上的启蒙老师,更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她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身为一名合格的紫砂手艺人,尤其还是顾氏门派的嫡系传人,不光要精进自己的艺术境界,更要肩负起传承与弘扬紫砂的使命,将自己一脉的陶艺风格与艺术精华不断地传承下去,使薪火相承,生生不息,这也是每一个手艺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紫砂的未来终将是属于年轻人的,需要他们一辈去实践、去开拓、去弘扬、去光大。”在顾氏茗陶苑里,我们看到了紫砂传承的脚步,不曾停歇,传承的薪火,更是生生不息。这几十年来,顾勤一直遵循着父亲的教导,尽心竭力地为紫砂艺术的传承而努力着,她不仅对徒弟的教学尽心尽责,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将一身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希望徒弟们能够把本事都学好、学精,将顾氏一脉的陶艺风格更好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年经她亲手培养的徒弟已有 30 名。其中 20 多人分别取得了初、中、高级各类技术职称,如今这些年轻的陶艺从业者已然成为弘扬和传承紫砂文化的中坚力量,一代代心摹手追,一脉相承。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不能存一丝一毫的侥幸,所以顾勤要求徒弟们不忘初心,严于律己,刻苦学艺,反复练习基本功,从临摹老一辈的传统器型,到学习顾氏陶艺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再到自身个性与情感的融入,每一步都必须脚踏实地。在授艺的同时她也常常强调“先做人、再做壶”,只有先把人做好,端正心术与态度,壶才能具有人性,深入人心。由于她的细心、耐心和因人施教,从而激发起每个徒弟的信心和自信,顾氏茗陶苑内上下相处和谐、风正气轩、活力四射、佳作频出。不仅顾勤的作品连年获奖,徒弟们的许多佳作也频频在各类展评中亮相、斩获重要奖项。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顾勤与众不同的气质来自三十年紫砂艺术的砺练与积累,来自于她广泛的兴趣爱好。她从初始的紫砂技艺起步后不断涉足旗袍文化、北京景太蓝、扬州漆器、明清家具、古装仕女饰品抖件、茶道,甚至还偏爱室内装修。除了在紫砂传承上的贡献,顾勤在女陶艺家中也颇有影响力。作为宜兴市旗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她不仅是位旗袍爱好者,也是宜兴旗袍文化的发扬者,担任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女陶艺家分会副会长。 陶苑勤韵·妇女微家 公益活动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功,极大鼓舞了全市妇女追求美好、践行文明的热情,也激发起广大女陶艺家们匠心追梦、优雅前行的信心和勇气。2019 年3月在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顾勤带领一众女陶艺家们成立了“陶苑勤韵·妇女微家”,而且成立以来,顾勤她们充分利用本土紫砂优势,依托在陶艺、茶艺、旗袍艺术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女陶艺家们的专业力量,组建起陶艺勤韵项目服务团队、陶苑勤韵志愿者宣讲团队,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各种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朗诵会、紫砂艺术专业交流会,以及各种主题的礼仪文化培训班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女同胞们的自立自强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及素质修养等都有了极大提高。而陶苑勤韵·妇女微家也频频亮相于“青龙山公园开园仪式”、“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首届前墅龙窑柴烧艺术节”等各种由政府主导的大型活动上,为社会输送了巨大的正能量。 尤其是顾勤所组建的旗袍表演队,更是在2019 年北京旗袍春晚的舞台上,以一曲由她编导并率领 24 名女陶艺家表演的《来到宜兴遇见你》,更是荣获中国旗袍文化传播特别奖,她那端庄秀丽的东方女性形像也在 2019 年、2020 年春节期间作为中国旗袍文化大使连续两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向世界宣传、弘扬了我们中国的旗袍文化。 作为中国旗袍文化大使连续两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证书 也因为对于旗袍文化的热衷,顾勤研究并创新了一系列以旗袍文化为主题的紫砂壶,把旗袍文化里许多独特的中国元素融入紫砂艺术之中,其中一件《祺雅壶》尤为醒目,这也让她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中,获得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的崇高表彰,为宜兴紫砂走出过门,迈向世界艺术舞台做出贡献。 祺雅壶 旗袍主题系列(部分展示) 03 躬身慈善,蕙质兰心 作为一名从父辈手中接过紫砂接力棒的“匠心”传承者,顾勤周身所环绕的,除了艺术光环,还有一种助人为乐的博爱气息。尽管职称越来越高,荣誉越来越多,但顾勤始终一如既往地抱着平常的心态,善待身边人,善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她二十多年来先后带过30多名徒弟,却从未收取过一分学费,她收徒向来只注重人品和资质,从不会给徒弟平添不必要的心理或经济负担。而且全身心对待,心手相传,将自己掌握的技艺及创新理念毫无保留地教授给每一位求学者。 顾勤指导谈燕华做壶 谈燕华就是其中一位较为特殊的孩子,2015 年当她得知曾经禅联三届世界残奥会坐式排球冠军的残疾女孩谈燕华已退役并想跟她学制壶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欢迎她来,我保证教会!她为国争光吃苦流汗,我们绝不能让她为了谋生而流泪!”在顾勤用心的传授和谈燕华自身的聪明刻苦下,谈燕华很快就出师了,如今不仅已有作品获奖,还考取了助理工艺美术师,有了自己独立的工作室,确立了新的人生定位。每每提起,谈燕华也总是对师傅赞不绝口、感恩不尽。 顾勤参与公益捐款活动 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陶苑勤韵·妇女微家 还有一位年龄比顾勤还略长几岁的大龄徒弟毛玉珍,她曾因婚姻不幸单亲带女的遭遇和境遇让顾勤颇为同情,经友人的介绍后顾勤想也没想就把毛玉珍收入门下。2006 年当时整个经济大形势比较差,加上毛玉珍年龄大、手脚慢、接受能力也较差,因而收入较少。考虑到毛玉珍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开销,顾勤总是每月额外补贴一部分给毛玉珍,包括毛玉珍女儿初中夏令营去新加坡,高考上大学,顾勤也两度借她几万元周转并对她说∶“无论怎样别屈着孩子!”其实当时顾勤的资金也很紧张,但她闭口不说,先紧着毛玉珍。后来女儿上大学了,毛玉珍也如释重负,但天意弄人,她偏偏这时候查出患有宫颈癌!为了帮助毛玉珍渡过难关,顾勤立刻发动身边亲友和所有徒弟,自己出了大头,其他人你一千他五百地凑了四万多元给她做手术。后来毛玉珍休养一年多又回到工作室上班,可惜不久病情再次复发。顾勤又如法炮制,自已出大头,发动大家凑了五万多元。可惜这次大家的爱心终未挽留住毛玉珍的生命。在毛玉珍临终前不久,顾勤因为繁忙的业务和家事不能常常抽出身来,但心里始终挂念着,于是买了慰问品派两位徒弟代替她前去看望,毛玉珍流着热泪,拉着师弟师妹的手激动地说∶“师傅是我一生的贵人和恩人,可惜我可能没办法回报她了......” 因为喜欢做好人好事且不图回报,顾勤的资金一直都处于很“紧张”的状态,她虽有诸多头衔荣誉加身,但并非“大款”,所有辛苦卖壶挣来的钱,不是全部投入到紫砂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中,就是拿去做慈善了。这么多年来,但凡政府社区还有厂里组织的各种慈善募捐和社会公益活动,她都是积极响应并主动带头,毫不吝啬地慷慨解囊、真情相助!十多年来,她已累计捐款捐壶达40 多万元。疫情期间,她也是第一个站出来以个人名义向宜兴市慈善基金会捐款五万元,成为丁蜀镇为新冠疫情捐款的第一人!直至今日,她还在社区的联系下长期捐助着一位残疾少年每年的上学费用,如今这位少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十分自信,非常优秀,已考入重点高中,看到孩子如此上进、懂事,顾勤决定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 顾氏老宅 丁蜀镇古南街是紫砂大师的摇篮,顾景舟、顾绍培等多位大师都出生在古南街。顾勤长到十几岁才与全家离开那里。如今老屋还在,但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几乎塌落。原本所有家人包括父亲顾绍培也没打算再去修复又破又旧的老屋,但为了保护这座承载了顾家几代人记忆的明清老宅,顾勤以顾家长女的身份,独自撑起修复老宅的重任。因为那里不仅是顾家祖辈遮风避雨的场所,也是顾氏一脉紫砂陶业的根基,是顾家每个人灵魂的一部份,是一种陶业世家的情怀。为了恢复原有的明清建筑风貌,她几乎倾其所有,选用上好的建材,自己设计,耗资近百万元,最终,极具明清范儿的顾氏老宅成了古南街上一道亮丽风景,成为重建特色小镇的典范! 艺术的道路是遥远而艰辛的,却能让人在不断的前行和探索中,懂得如何生活。行,是一种状态,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关乎人生的成败与得失。唯有经过行的历练,方能在一方天地里有所造化,方能行出真谛。三十五年,不长不短,却独一无二。顾勤用这三十几年塑造出了许许多多经典的艺术形象,反复的求知与探索,也让她对紫砂有了重新的认识,知行合一,壶中求索,将一切的困难和善举当成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积累,由此,才能做出更富有人情味和灵魂的作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有付出,才有回报,才能在人生的积淀里,氤氲出岁月的沉香。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设计访问学者 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 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无锡市“三八红旗手” 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女陶艺家分会副会长 宜兴市第三届陶都好儿女 宜兴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 宜兴市旗袍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高级茶艺师 1970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陶艺世家。1986年进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由谈跃伟老师带班启蒙,后师从紫砂名宿王石耕,并受父亲顾绍培大师长期的技艺教育。她在父亲的影响下,坚持认真研究紫砂传统技法与造型,是父亲的嫡传弟子。1992年进中央工艺美院学习,1995年接受南京艺术学院吴山教授的工艺美术理论指导。她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所作传统作品严谨规整,洗练精巧,凝重朴实;创作新品构思飘逸灵动,神丰韵足,具有清新的时代风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作品《汉璧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作品《惜福壶》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作品《可心如意壶》被天津博物馆收藏,作品《祺雅壶》被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收藏,作品《自然之禅》被英国伦敦大学联盟——中央圣马丁学院收藏,作品《臻韵壶》被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物馆收藏,作品《祥祯壶》被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多件作品被《当代中国紫砂图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工艺美术》杂志等收录。她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并获金、银奖。作品广为收藏家和壶艺爱好者所喜爱。她还曾多次应邀到国内外讲学及交流,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是当今紫砂界巾帼壶艺领军人物之一。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