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8 来源: 紫砂之家官方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生活的意义,是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然后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在手艺人陈维的心里,紫砂不仅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耳濡目染,壶艺启蒙
陈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86年生于陶都宜兴,父亲是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正初,她自幼对紫砂制作耳濡目染,在其小学期间,大部分小孩子贪玩的年纪,她就已经成为了父亲制壶时的好帮手。
父亲陈正初的作品,由于泥料特殊和做工精细,受到很多壶友的喜欢,因此有时候订单非常多,父亲实在忙不过来,才上小学的陈维就开始给父亲打下手,不知辛劳,帮着挑砂、烧窑、洗壶、晒壶、包装等,且乐此不疲。
每当父亲有新作品出来,也都会让她进行品评,好坏与否都得详陈理由,并要求提出她自己的修改意见。这些小时候的经历对她影响很大,不仅让她从小对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有了极深得了解和感悟,也为她以后的紫砂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曲径通幽,抟泥事壶
2007年,正在读大三的她得知父亲去新加坡参加展览,为此,她将自己的周末时间全部利用起来,做了十几把紫砂壶同父亲一起去参展,在展览期间,其中一款作品被一位参观者以180新币收入囊中,这是她第一次凭自己手艺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然而,大学毕业后,她并没有直接跨入紫砂行业,而是和许多人一样,找了份轻松稳定的工作,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而这,并不是她想要的,那种从小潜藏在骨子里的紫砂情怀,如同陈年老酒,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浓郁。
◥查看「 陈维·凤鸣 」
父亲制壶几十年,深知紫砂行业的枯燥与艰辛,尽管他并不希望女儿未来的人生与泥板凳为伍,但终究架不住陈维的软磨硬泡。
有人说,真正的热爱,是踏遍大漠黄沙后,终于找到甘泉的喜悦,从此不惧岁月漫长,亦可抵人间万般风雪。当陈维正式成为手艺人的那一刻,她才真正找到心灵归处,从此一心事壶,不问前程。
▌离群索居,一心事壶
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童年,更经历过辗转,所以愈加珍惜自己的紫砂时光。入行以后,在父亲陈正初的指导下,她对紫砂壶的欣赏、设计和制作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思路广泛,表现手法新颖。
从艺十余年来,她离群索居,心如止水,专注于紫砂,不曾稍有懈怠。她勤学好问,不断摸索、学习传统经典壶形的骨架搭配、比例韵味等等积累经验。
在工艺上,她继承了父亲的壶艺技巧及审美理念,作品不仅讲究神韵,更注重实用性。做一把好用的紫砂壶,是她这些年来一直秉承着的壶艺宗旨。
她所创作品做工细腻,泥料讲究,创意新颖,珠圆玉润。制作技艺的不断提高及个人涵养的日益丰富,设计制作的一系列以传统艺术结合现代艺术的优秀作品,逐渐形成古朴典雅,敦厚朴实而豪放的艺术风格,非常具有辨识度,日渐受到壶友和藏家们的青睐。
◥查看「 陈维·圆润 」
▌耕耘岁月,与日升华
陈维擅长设计,作品以光素器为主,从造型设计到制作,都以实用为前提。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场展览、一把老壶、一行文字、一段往事、或是家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启发她的创作灵感。
她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全部倾注于紫砂之上,其创新之作韵味隽永,用心雕琢,以手感知,审视观察之时,费神考量之际,赋予了紫砂更多生活气息和人文艺术生命力。
但凡有创新之作出窑,她也会像小时候父亲让她点评一样,征询父亲的看法和建议。修改,调整,再修改,再调整,其制作手法和工艺也正是在这样近乎苛刻的标准下日渐升华。
最让人惊艳的作品莫过于她的时来运转,此作从构思、设计到定稿再到成品出来,前后历经数月,费尽心力方至神韵完备。沙漏钮,水财纹,造型寓意、拿捏实用无不面面俱到。尽管此作摆放在她工作室并不显眼的地方,但在采访之时,还是被我们一眼发现。
这些年来,她凭借着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壶艺功底,屡获业内评比大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查看「 陈维·时来运转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而今,喜欢她作品的壶友们日益增多,其艺术功底和潜质被广泛看好,以致但凡她出新品,整套预定收藏的也大有人在,但她深知学无止境,在这个最好的年纪,积累沉淀,夯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加之受父亲影响,无论是为人处世的内敛真诚,亦或是学艺制壶的耐劳仔细,她始终不忘初心,没有在市场的嘈杂之中迷失方向。
传承紫砂艺术文化,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做一把好用的紫砂壶,于陈维来说,匠心所在,不外如是!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