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孙圣如:不断奋进 砂亦能聚

时间:2015-04-1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紫砂壶因其“不夺茶真香,亦无熟汤气”而备受青睐。每一把紫砂壶,就要历经千余摄氏度的高温烧制。

  在山东济南七里堡茶城,有家叫“圣如紫砂艺术馆”的小店,面积虽不足20平方米,却摆放着造型多姿、风格古雅的各式紫砂壶。周遭商贩大多听过这家小店的故事,言谈间钦佩神色溢于言表。

  造壶人,叫孙圣如,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俗称“瓷娃娃”。今年23岁的她,在出生后第四天便遭遇第一次骨折。

  “医生说这病不好治,或许一辈子都治不好,平常动一动都可能会骨折,甚至能要了命。”父亲孙自杰说。随后的20多年中,女儿经受了19次大大小小的骨折。

  “骨折后,人被固定在特制的支架上,稍一动就疼得钻心。”孙圣如告诉记者,有时候骨折、养伤、再骨折,一年的时光可能就如此度过,但不能这样度过人生,要去看看窗外的世界。

  12岁时,孙圣如终于得以走进学校。课堂上的孙圣如,要面对同学异样的目光:因为要被固定在座位上,周围同学都比自己长得高大……

  2009年,一场在济南举办的紫砂壶作品展,则为孙圣如适时吹进一股新风。精美的紫砂茶器,勾起她心中沉淀已久的想法——“我要自食其力”。在展会上结识的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王玉美,成为孙圣如未来“紫砂人生”的带路人。

  2011年8月,孙圣如来到中国紫砂壶著名产地——江苏省宜兴市,开启艰辛的学艺之路。

  “常人一次便能胜任,哪怕我学十次也要成功。”抱着这样的念头,那段时间紫砂壶成了孙圣如眼中的唯一。“普通学员一天有9个小时来学习制作流程,孙圣如则投入十五六个小时围着紫砂壶转,很吃苦”。王玉美说。

  打泥条、做壶身、精加工、贴花绘画、刻字……一把壶的诞生,要历经多道工序,耗时半周时间。做壶期间,工艺师要聚精会神,长时间埋头工作。

  低头工作虽难,但在孙圣如眼中,却不是最难熬的,最熬人的莫过于每天“打泥条”的那几个小时。

  “打泥条的锤子,有几斤沉,举起、落下、再举起,胳膊就有些吃力。”孙圣如说,自己深知一旦用力不当,就容易诱发骨折,但这道工序是紫砂壶制作的关键一步,造壶人若不对所用泥料知根知底,后续步骤再如何精细,做好的泥胎也顶不住烘烤,到头来还是白费功夫。

  学艺的艰辛,在身体痛楚面前早已算不上什么。笃定以“造壶”为生的孙圣如,最终没有令父母、师傅失望。

  走进圣如紫砂艺术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国画《梅花》。这是当地画家赠给孙圣如的礼物,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

  几年间,孙圣如的故事在紫砂爱好者中慢慢传开。人们在称赞她紫砂作品的同时,往往会惊叹这位身高1.3米的“小”姑娘意志品质的顽强与不屈。

  在采访中,孙圣如总是在感谢,感谢很多人。“感谢无偿教我篆刻的老师”,“感谢教我构图的画家”,“感谢那些素昧平生、鼓励我继续做壶的紫砂爱好者”,“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师傅”。出于感恩,现在孙圣如每卖出一把紫砂壶,就会向“瓷娃娃”基金捐赠两元钱。

  “钱不算多,但积少成多,也是我的心意。”孙圣如说,“我并不孤单,我也希望把爱心传递下去。”

  “强者总是与厄运搏斗。”高温烧制而成的紫砂壶,方能在沸水香茗中表现得游刃有余。重疴缠身的“瓷娃娃”孙圣如,在人生路上不断奋进,继续创造着自己的幸福。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佚名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