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4 来源:紫砂之家
牛盖洋桶壶,是顾景舟最早的成名作。顾景舟的洋桶壶,风骨俊健,气度袭人,一问世就是五斗米的价格,超过了储铭。在顾景舟洋桶壶之前,储铭所制洋桶壶称第一。
▲顾景舟 牛盖洋桶壶
储铭,又名腊根,号大匠巨人,亦号龙溪山人,以制牛盖洋桶壶出名。顾景舟父亲顾炳荣,曾邀储铭至其家当客师,传授顾景舟壶艺。
洋桶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成为紫砂光素器的经典作品之一,清末时起,畅销海内外。洋桶壶名称的来源,有各种说法,并不统一,如南洋外销说、类似美国洋铁桶等,现在已不可考。
洋桶壶形制,其渊源可以追溯至“四系罐”,在明代就出现了脱胎于四系罐的紫砂四系壶。在四系壶的基础上,洋桶壶逐渐发展演变而成。
▲明扁鼓形四系壶 无锡市南禅寺出土
▲明桶形提梁大壶 镇江博物馆藏
早在1745年(乾隆十年),瑞典远洋航船“哥德堡”号,从广州回国,其船上载的货物,就有洋桶形制的紫砂镶银提梁壶。
▲哥德堡号在靠近母港时触礁沉没,这是打捞上来的紫砂提梁壶。
洋桶壶有三种形制,独钮洋桶、牛盖洋桶、平盖洋桶。独钮洋桶主要销往泰国,往往要打磨抛光,镶饰铜边;内销以牛盖洋桶、平盖洋桶为主。
牛盖洋桶、平盖洋桶,是人们最喜爱和欢迎的品种之一,是紫砂发展史上的两颗明珠。牛盖洋桶壶,较早是由何士芬制作,只是他制作的是嵌盖形式的洋桶壶。何士芬,清末民初陶人,能制壶,亦善陶刻。
▲独钮洋桶壶
▲平盖洋桶壶
▲早期嵌盖形牛盖洋桶
清末民初,名家名手纷纷加入制作洋桶壶的队伍,有储铭、顾景舟、王寅春、朱可心等名家,使洋桶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顾景舟摔壶的故事,摔的壶就是洋桶壶。一天,顾景舟刚进茶馆,听到一位老茶客指出其洋桶壶的缺陷与不足。顾景舟听后,惊觉艺无止境,自己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于是上前接过茶壶摔碎,并说您说得是对的,我就是顾景舟,明天赔您一把新壶。
▲顾景舟 刻绘款洋桶
顾景舟与华荫堂几十年的交往,也是从洋桶壶开始的。一次,顾景舟将做好的几把洋桶壶拿到外面出售,华荫堂见壶做得好,就全部买下。
华荫堂,民国陶瓷实业家,杨凤年的风卷葵壶,就由他收藏,新中国成立后献给国家,现存于宜兴中国陶瓷博物馆,成为紫砂艺人膜拜之圭臬。
在特定的年代里,洋桶壶是最受人们追捧的紫砂壶型之一,人们会因为买到一把好的洋桶壶而骄傲。洋桶壶简约大方、素面素心,丝毫取不得巧,曾一度作为衡量一个紫砂艺人水平高低的标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