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顾景舟大师3000万的谷纹玉璧

顾景舟大师3000万的谷纹玉璧

时间:2025-03-24 来源:紫砂之家

2017年在江苏和信春拍紫砂专场,玉璧提梁壶以3000万元落槌。玉璧提梁壶,源于提璧壶。


1988年顾景舟大师,在张守智教授玉璧提梁设计的基础上,参考古代玉璧的图样,将盖面制成“谷纹玉璧”的形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图片

顾景舟  玉璧提梁壶

 

此壶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壶嘴胥出自然、比例适度;提梁虚实有度、挺括有力;壶身端庄大气。整器柔中寓刚,神、气、韵兼备,是顾老砂壶中的一件巨作。 

图片

张守智1987年设计手稿


此壶的量点与点睛之笔,就是谷纹玉璧壶盖,其制作比整把壶还要费工费时。采用双层设计,上层盖面装饰谷纹,颗颗谷粒作萌芽之态,排列匀整有序;中间镂空,镂空的孔璧为壶钮,底部下凹,气孔开在上下的夹层之中。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大师的巧思与匠心。


图片

战国中期至西汉 谷纹璧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


图片


玉璧是最古、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所有玉器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种。


玉璧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最初是用作佩饰用的小型系璧,后来玉璧的体积增大。到周代《周礼》,最终形成了“礼玉系统”,即璧、琮、圭、璋、璜、琥“六器”,关键性的玉器组合,确认了玉璧作为礼玉的重要地位。


图片


谷纹玉璧中的谷纹,指纹样单元为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谷纹玉璧在战国中晚期普遍流行,且形制多样。在西汉时嬗变、式微,西汉时以蒲纹、勾连乳钉纹出现较多,西汉晚期至东汉,乳钉纹流行较甚。


图片

蒲纹璧


图片

乳钉壁


壶肩镌刻“孤松宜晚岁, 众木爱芳春 ”铭文,语出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以孤松、众木托物言志,不避风刀霜剑与严寒搏斗,保持顽强性格和高尚情操。


宝剑千金买,生平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送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


图片


图片


玉璧提梁,将上古玉礼器玉璧融入紫砂艺术,你的思绪中追寻的是苍璧礼天、璧圆象天的神话思维,还是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传奇和氏璧?


玉璧提梁,在感叹顾老高超制壶技艺的同时,亦展现了玉璧持久、广泛的文化渗透力与历史传承性。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风铃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