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8 来源:网络
紫砂雕漆,作为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盛行于明末清初。它以紫砂为基底,层层堆叠朱漆,层数少则八九十,多则可达一二百,待漆半干之际,再依画稿精细剔刻,呈现出隐于漆下的花纹,显得富贵华美且庄重。这一技艺亦称“剔红”、“红雕漆”或“雕红漆”。
历史文献中,如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谈溶的《壶雅》以及蔡寒琼的《牟轩边琐》,均有对紫砂雕漆壶的记载与赞美。而传世之作,如明代时大彬所制的《雕漆四方执壶》,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壶身形方正,圆口环把,曲流雅致。壶体、嘴、把、钮、口、盖均饰以朱红雕漆,底部则髹以黑漆。朱红漆层厚实,约三毫米,四面开光,内剔刻人物、山水、树木、花草等多层纹样,漆质上乘,刻纹细密,运刀刚劲,光洁细腻,展现出明代宫廷雕漆工艺的富丽堂皇,同时也彰显了紫砂雕漆装饰的流畅与优雅。壶底刻有“时大彬制”四字楷书款,实为紫砂雕漆之瑰宝。
然而,由于紫砂雕漆工艺繁复耗时,历史遗留的传器极为罕见,且现已不再生产。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