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红泥、朱泥与大红袍:探索紫砂泥料的奥秘

红泥、朱泥与大红袍:探索紫砂泥料的奥秘

时间:2024-11-27 来源:网络

紫砂泥料,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性能,在陶艺界享有盛誉。其中,红泥作为紫砂泥的主要种类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然而,红泥之下还隐藏着更为细分的泥料种类——朱泥与大红袍

红泥,源自宜兴陶土中的嫩泥矿层,其矿物组成包括伊利石、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红泥矿的氧化铁含量较高,使得烧成后的作品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深受世人喜爱。然而,红泥的高可塑性也影响了紫砂泥的成型工艺,因此不太适合制作大型茶壶。

朱泥,作为红泥的一种,其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氧化铁含量高达14%-18%。朱泥的砂质含量较低,泥性娇贵,成型工艺难度较高。从生坯到烧成,朱泥的收缩率高达30%-40%,因此成品率较低。尽管如此,朱泥仍因其独特的色泽和质感,在陶艺界占有一席之地。朱泥壶在清初便已存在,华南地区更是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大红袍,则是朱泥中的极品。它产于江苏宜兴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红艳夺目,气质高雅。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到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极为不易。然而,一旦烧成,大红袍壶便展现出绵密紧实的质感,红润艳丽,堪称泥中极品。大红袍壶亲茶性高,泡茗浑厚醇和,柔顺富口感,是泡制乌龙茶的绝佳选择。

综上所述,红泥、朱泥与大红袍虽然都属于紫砂泥料的范畴,但它们在原矿、色泽、质感、成型难度以及泡茶性能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每一种泥料都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也让紫砂陶艺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婉青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