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网络
紫砂壶之所以充满灵魂,离不开工艺师的无限创造力,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紫砂泥。紫砂泥主要分为紫泥、红泥、段泥三种,但受矿区、烧制温度及配方差异影响,能展现出几十种不同色彩,因此也被称为“五色土”。工艺师们凭借对紫砂泥特性的深刻理解,创新出多种制作工艺,赋予紫砂壶千变万化的外观,“绞泥”便是其中之一。
绞泥工艺,作为紫砂工艺中的一种特殊技艺,通过混合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紫砂泥料,采用人工揉和、按压、层叠、镶嵌等多种手法,制作出表面具有丰富多变肌理纹路的紫砂壶。这些纹理如同流云、彩霞,极具视觉冲击力,展现出梦幻般的审美情趣。
大英博物馆 唐代绞胎碗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唐代绞胎耳杯
现藏扬州博物馆的“唐代巩县窑黄釉绞胎碗”,纹理变化多端,线条犹如行云流水
绞泥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的绞胎瓷。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美术大师在借鉴唐代长沙窑绞胎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将绞泥技术引入紫砂领域。如今,绞泥壶以其独特的迷幻之美,赢得了众多壶友的青睐,市场行情也持续升温。
层叠法示意图
揉和法示意图
镶嵌法示意图
在绞泥工艺中,根据展示的不同图案,总结出了多种成形方法,如层叠法、揉合法、镶嵌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绞泥壶的装饰技法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展示了绞泥装饰的高难度。
为了传承绞泥这一难度较高的紫砂技法,有一群人为之倾注心血,他们致力于绞泥壶的创作与推广,通过一个个优秀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绞泥之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