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6 来源:网络
紫砂壶的烧制方法众多,其中煤窑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历史上一些独特的烧制方法,如龙窑和倒焰窑,也曾大放异彩。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倒焰窑这一独特的烧制工艺。
倒焰窑,顾名思义,其名称源于火焰在窑内的活动情况。这种间歇式窑炉,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其火焰都是从燃料室的喷火口上升至窑顶。由于窑顶密封,火焰无法继续上升,而是在烟囱的抽力作用下被拉向下行,经过匣钵柱的间隙,从窑底的吸火孔进入支烟道和主烟道,最终由烟囱排出。人们习惯将火焰由下向上活动视为“顺”,而将火焰由上而下活动看作“倒”,因此得名“倒焰窑”。
在旧式窑炉中,倒焰窑在结构和操作上都相对完善。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制品的加热充分且均匀。火焰在上行过程中,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制品。当火焰到达窑顶时,会对顶部制品进行加热,然后折向下行。在下行过程中,火焰再次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对制品进行全面、充分的加热。这种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火焰活动方式,使得上、中、下部的产品都能得到全面的加热。同时,火焰在由上往下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将热量传递给制品,本身的温度逐渐降低,重度逐渐变大,愈易沉向窑底。在靠近窑门、窑墙的地方,因为散热较大,火焰温度较低,但会有新的高温火焰来补充,从而减少了水平温差。
此外,倒焰窑对制品的适应性很强。因为它是间歇式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品来改变烧成制度,这一点对地道窑来说则较为困难。
然而,倒焰窑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装窑、出窑等操作均在窑内进行,劳动强度较大。其次,热量损耗较大,火焰自窑顶下行后,即经烟道、烟囱排出,烟气温度很高,这是由倒焰窑的结构决定的。此外,因为它是间歇式窑炉,余热利用较为困难,窑体本身积蓄的热损失也很大。最后,操作控制不易,需要技术熟练的烧窑工人进行操作。
尽管存在这些缺点,但倒焰窑在宜兴紫砂壶的烧制中仍占据一席之地。20世纪50年代,宜兴的倒焰窑不断发展,矩形倒焰窑适合装大型产品,圆形倒焰窑则适合装中小型坯件。对于某些厚大、异形或其他小批量的产品,倒焰窑仍是比较适宜的选择。这也是它目前没有完全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