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2 来源:网络
紫砂壶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对待紫砂壶,我们应持有一颗包容的心。手工制品不同于机器制造,难以达到尽善尽美。正如恋爱中的双方,都渴望找到完美的伴侣,但现实是,人无完人,接受那些不完美之处,才是真正的完美。
【误区一】依赖工具鉴赏壶
使用放大镜(检查划痕或跳砂)、圆规(检查壶口或盖子是否绝对圆)、直尺(检查三点一线)、计时器(检查壶几秒出完水)、量杯(实测容量与证书不符即断定假冒)等工具对壶的精确度进行测量,是否有些过于极端?
虽然大多数壶友不会如此,但定有少数所谓的“鉴赏高手”存在上述习惯。制作紫砂壶不易,真心建议有这种鉴赏习惯的朋友谨慎购买,因为手工制作无法达到机器般的精确,手工壶或许并不适合你。
【误区二】以断水和倒立判断气密性
有些壶友以按住壶钮壶立即断水,捂住壶嘴壶倒置盖子不落下为气密性好的标准。
现在网络售壶流行“玩倒立”这一噱头,但请壶友们注意,玩倒立对部分壶型有效,并不能保证所有壶型都能倒立。当然,能倒立的壶就一定是好壶吗?
【误区三】以透气性判断壶的好坏
有些壶友以壶内冷水倒掉后盖上盖子阴干的时间来判断透气性,认为时间越短透气性越好。
其实,透气性的影响因素很多,与泥料档次关系不大,而与泥性(如朱泥红泥透气性比紫泥段泥差)关系较大,甚至与练泥方式、明针工夫等因素都有关。
【误区四】以盖子晃荡程度判断壶的做工
很多壶友要求盖子“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认为盖子越严实壶的做工就越好。
轻微晃荡并非质量问题,更不能简单归结为做壶水平和能力问题。每个壶出窑后的效果都可能有所不同,即使生胚做得再完美,也无法保证出窑后盖子纹丝不动。
以倒茶时盖子是否掉落来验证盖子是否严密到位,这一观点实在过于片面和荒唐。倒茶时盖子不掉并非因为内外气体压强差,而是与壶型、壶颈长度等因素有关。因此,以倒茶掉不掉盖为标准鉴赏壶,实在有些离谱。
【误区五】以敲击声音判断壶的优劣
有些壶友会听声选壶或听声购壶,但敲击声音并不能准确反映壶的优劣。
敲击声音与泥料目数、壶的形状、大小、胎体厚度等因素有关。而且,敲击声音无法判断壶是否有暗裂,即使对于老师傅来说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此外,一些灌浆壶和严重添加化学颜料的高目数壶,也无法通过敲击声音进行辨别。因此,敲击声音并不能作为判断壶好坏的依据。
【误区六】以出水情况判断壶的实用性
很多壶友在购买壶时,会要求挑选出水好的壶。但出水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壶嘴的形状、位置、壶身的形状等,都与水压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单单以出水情况作为判断壶实用性的第一要素,否则可能会错过很多好壶。
【误区七】以泥料粗细判断壶的档次
很多新手朋友认为泥料粗、颗粒明显的壶就好,并以此作为鉴定泥料档次的依据。但实际上,泥料的粗细与档次并无必然联系。颗粒是否明显与调砂、铺砂、明针处理以及目数大小等因素有关。因此,不能仅凭泥料粗细来判断壶的档次。
【误区八】对“美人痣”或跳砂的误解
“美人痣”是紫砂含金属物质在高温下熔化形成的,是原矿紫砂的特有现象,无法避免。而跳砂则是烧制时壶身收缩导致砂粒蹦出,这也是纯正紫砂泥的一个特点。因此,不能仅凭“美人痣”或跳砂来判断壶的好坏。
【误区九】对“三山平不平”的误解
“三山平不平”是指壶盖拿掉后倒置壶身,看壶嘴、壶口、壶把是否平齐。但这一标准与壶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制壶时陶手主要考虑的是壶嘴、壶把的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而很少考虑“三山平齐”的问题。此外,从器形结构来看,“三山平齐”反而会影响壶的实用性。因此,不能仅凭“三山平不平”来判断壶的好坏。
【误区十】对流口水问题的误解
流口水问题与造型设计、壶口处的水压和口盖结合的工艺精密程度有关。但流口水问题对壶的价值并无太大影响,不能动辄以质量问题来挂钩。多数壶在使用久了后都会出现流口水现象,这是正常的。因此,不能仅凭流口水问题来判断壶的好坏。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