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0 来源:网络
与瓷杯、玻璃杯相比,紫砂壶与茶之间的和谐共融,尤为独特的一点在于其透气性。而谈及透气性,紫砂壶的材质——紫砂的粗细,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紫砂的粗细,主要通过砂粒的目数来体现。粗砂呈现出明显的颗粒感,而细砂则不具备这一特征。与古代几乎全为粗砂壶的情况不同,如今市场上的紫砂壶多以细砂为主。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机械碾磨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取代了传统的畜力或人力碾磨方式。当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调砂壶,即在细砂中混入不同粗细的耐火砂,以增强透气性和养壶效果。然而,这些调砂壶在本质上仍属于细砂范畴。尽管有些调砂壶在视觉上能营造出粗颗粒的效果,但在触感上却无法与真正的粗砂相提并论。例如,市面上一些所谓的“文革壶”,虽然标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并印有“文革”时期的词汇或人物肖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采用的是细砂和调配后的深紫或黄色泥料,而非当时常用的粗砂。这无疑是一种作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精细的砂泥在外观造型和工艺技术的展现上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但对于茶性的发挥却并非最佳选择。回顾古代紫砂壶,它们不仅砂质粗犷,做工也相对粗放。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往往追求造型的意趣和书法艺术的融合,与壶身相映成趣。同时,它们对泡茶的种类也有一定要求,这体现了茶文化的精髓和茶人的修养。
调砂得当的粗砂壶,在不渗水的前提下,甚至能隔着壶壁闻到茶香。因此,粗砂壶和粗犷的造型具有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在日本武士碗、韩国素烧釉烧茶具中也有所体现。这些茶具往往追求粗犷大气的风格,甚至通过扭曲造型来彰显个性。有的还在上釉后撒上沙子,造成持碗时的刺痛感。这种与纤细光滑茶碗截然不同的风格,再配以相应粗细的茶叶,便能营造出独特的品茶意境。
在追求精细成为主流的今天,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粗犷之美,或许能发现更多被忽视的美好。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