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紫砂泥料的历史变迁(上)

紫砂泥料的历史变迁(上)

时间:2024-11-08 来源:网络

一、明末清初的紫砂风貌

在明代,紫砂壶的制作所采用的泥料富含粗砂颗粒,其目数大约在25至30目之间。这一时期的泥料质感相对粗糙,并常含有闪烁的云母成分,壶体胎壁厚实。在采集紫泥矿时,并未进行细致的分类选料,而是将本山绿泥、中槽泥、底槽泥等混合使用。因此,所制成的紫砂壶成品色泽多变,中槽泥成分多的壶体呈现偏红的浓紫色,底槽泥成分多的则呈现淡墨般的黑紫色,而本山绿泥成分多的则展现出偏黄的古金色。明代流传下来的紫砂壶,其色泽大多属于这三种颜色之一。

进入清代,紫砂泥料的澄炼工艺有了总体的提升,出现了更为细腻的紫砂细泥。此外,还有一种在紫砂泥中夹杂着梨皮状小点的泥料,被称为梨花点或桂花沙(前者颗粒较粗,后者颗粒较细,有时也统称为梨皮)。梨花点在清代早期较为常见,而桂花沙则多见于雍正、乾隆时期。尽管这些紫砂泥料在出窑时显得干粗无光泽,但经过茶水的滋养,其质感会迅速变化,由粗涩变得柔和且不刺眼,这是明末清初紫砂胎土的独特之处。

在壶的制作工艺上,明中叶时期的壶多以手工捏制为主,壶内往往留有掏空时的捏按指纹。而到了晚明时期,时大彬创新性地使用了木模制壶方法,使得壶内壁不再显现指纹,只留下竹刀刮削的痕迹。在壶柄与壶身、壶流与壶身的相接处,往往处理得较为粗糙,有时为了美化接痕,还会贴上柿蒂形的泥片,这成为了最早的附加装饰手法,盖与钮的相接处也时有这样的处理。

二、清中期的紫砂演变

清中期,通常指的是从嘉庆至咸丰这段时期。由于当时窑火已不如前,虽然壶的胎骨坚硬,但壶质较为粗糙,壶色显得枯涩而不润泽。因此,这一时期常在壶体表面施釉以进行装饰。在选料筛土方面,这一时期相对更为细致。段泥呈现出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包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这些颗粒并非凸出的砂粒状,而是平嵌其中。红紫砂(泥)中则夹有少量的淡墨色和鹅黄颗粒,其胎骨较为松散,泥质光艳,色泽带有海棠红的韵味,呈现出膏冻般的质感。嘉道时期的紫砂,色泽调配更为丰富多样,无论是黄色、褐色还是紫色,其中都夹杂着大量的黄颗粒。因此,经过养壶后,其质感细腻,但光润感略逊于明末清初的紫砂。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婉青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