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兴紫砂热”如一股飓风一般席卷了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
世界第一次认识了宜兴这个地区,也知道了这里独特的产物——紫砂。而真正将宜兴紫砂带到香港,展示在人们面前的第一个人,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罗桂祥先生。罗桂祥的出身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身份。1910年,罗桂祥出生在广东农村,在马来西亚上了中学,后考到香港大学,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半工半读。毕业后,任香港余东璇公司经理,兼任私人法律代理。这段时间,他结交了很多银行金融界朋友,为未来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时,他的人生还是一样平淡无奇。后来,转折出现……罗桂祥偶然听到了一个题为“大豆——中国之牛”的演讲。这让罗桂祥认识了大豆,把研究大豆,生产豆制品作为终生的事业。1940年,罗桂祥的香港豆品公司终于生产出了“穷人的牛奶”——维他奶,供香港的穷人作营养饮品。然而销量不佳,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罗桂祥的事业因战争而夭折。1945年,罗桂祥恢复了维他豆奶的生产,他参照“可口可乐”公司的做法,将豆奶装瓶,从排档饮品变为店堂商品,销量急剧增加。1950年,他使豆奶保鲜期由三天变为一年,利润成倍增长。豆奶饮品雄居世界市场的冠军宝座,罗桂祥也被誉为“豆奶大王”。作为香港维他奶国际集团董事长,罗桂祥不仅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实业家,亦是香港有名的收藏家,尤喜收集宜兴紫砂壶。有一次,他在香港皇后大道的一间古董店里,偶见橱窗里摆放着三十余把紫砂壶,他细心观赏后便爱不释手,一下子挑选了十多把自己钟爱的壶,倾囊购回,从此他与紫砂壶结下了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后来,他找到许多有关宜兴紫砂的资料,并对《阳羡砂壶图考》所列的历史名人名壶逐一悉心研究,被紫砂壶艺所拥有的文化气息所陶醉,真正迷上了宜兴紫砂的收藏。他的收藏准则有三条:所藏必须是历史名人名作,壶艺水平要高,还有便是同类造型不超过两把。为了扩大收藏视野,他与中国艺术品香港有限公司、各大收藏店都相约,凡到好壶必先与他联系。他还利用自己到内地、国外洽谈生意或考察的机会,到古董店寻觅,有喜爱的便不惜重金购取。功夫不负有心人。至晚年,他共收藏紫砂壶八百多个品牌、七百六十多位古今名人的作品,成为当代紫砂收藏界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1979年10月,罗桂祥、叶荣枝等以港商身份首次来到魂牵梦绕的丁蜀镇。他参观了陶瓷博物馆、红星陶瓷厂、青瓷厂、原料总厂四号井等地,重点察看了紫砂工艺厂、羊角山紫砂窑址等。还初次与顾景舟、蒋蓉大师见面,两位大师对紫砂历史的了解、收藏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敏捷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罗桂祥一行的这次首访,还为宜兴紫砂走向国际市场解决了许多技术性的难题:一是厂里挑选了一批技术骨干,专门制作罗桂祥的来样订货。二是他们关于作者恢复在壶底打上自己印章的要求亦获同意。1980年,罗桂祥结合他已有的资料和两次来宜所得到的新信息,整理出版了《宜兴陶艺》,这是第一本系统介绍宜兴陶艺的精美画册。在他的推动下,宜兴紫砂逐渐升温,为形成一个走向世界的良好市场赢得了先机。1981年,由罗桂祥策划的亚洲第六届艺术节“宜兴紫砂精品展”开幕,顾景舟大师受邀亲临展览会,在电视台作讲座,一时间,宜兴紫砂在新的时期再一次声名鹊起。为了深入研究,他几乎跑遍了世界各地藏有宜兴紫砂的博物馆,并相继撰写了许多资料翔实的论著。有论著收录了第一批宜兴茶壶的出口记录,这是他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内发现的。关于储南强先生捐赠的“供春壶”,他也有比较精彩的另一种判断和论述。1981年,罗桂祥将自己收藏的476件各类陶瓷茶具悉数捐赠给香港市政局,筹建“香港茶具文物馆”。这是香港艺术馆的分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以茶具为专题列展的博物馆。他的孙女在美国波士顿的一所中学就读,该校是老布什总统的母校。在罗桂祥的大力宣传下,学校将他编的画册定为教授中国陶瓷的教科书,墙上挂满了宜兴紫砂茶壶的照片。在北美的紫砂展获得空前的成功,很快,英、法、德、荷兰等西欧国家的博物馆也纷纷提出办展申请。1993年冬,宜兴紫砂在大英博物馆展出,每天参观的人数达几万人。结合这次展出,罗桂祥又准备自己花钱买一批当代紫砂艺人的精品供相关国家展出,然后将展品无偿赠送给这些博物馆永久收藏。1994年,罗桂祥把自己精心收藏的两百多件精美瓷器和六百余方印章慷慨地捐赠给香港市政局。为了妥善珍藏展出这批文物,香港市政局在茶具文物馆旁边兴建了“罗桂祥茶艺馆”。1995年12月,该馆落成启用。其时,罗桂祥先生亦于当年5月5日谢世,享年86岁。罗桂祥先生是一位大实业家,也是一位大收藏家,他用毕生的心力弘扬紫砂文化。他是一个将宜兴紫砂带出大陆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像一位伯乐,不远万里来到陶都宜兴寻找他心中的千里马——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