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头条新闻 发布了一条动态,揭秘清朝帝后“闲居的生活”。
原来,随着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开放范围再次扩大,各种清宫御用的家具藏品,纷纷“上线”。家居、礼佛、品茗、抚琴……10个单元,100余件文物,清代帝后的闲居生活清晰的呈现在大众眼前。上图从左到右依次为清乾隆款青玉渣斗,清宜兴窑紫砂茶壶,清仿成化款胭脂水茶碗,清岫岩玉盖碗。众所周知,清朝皇家饮茶之风甚盛,这从乾隆年间广为流传的“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便可看出一二。清一统天下后,在宫内所建或新辟茶房就有茶库、御茶房、御茶膳房、奶茶房等多个。02
▼
图为明宣德铜炉。铜炉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门类之一,也是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当中最负盛名的非宣德炉莫属,被明清文人誉为文玩之首。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襄《宣德歌注》赞道:“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儿肌肤,柔腻可掐”。03
▼
右一是清矾红番莲纹甘露瓶,此瓶为典型的甘露瓶样式。“甘露”为甜美的露水,佛教喻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这件器物的造型与藏传佛教中的佛塔相似,为当时人们信奉佛教祈天祭地之物,用以保佑盛世安康。
04
▼
此图为《精陶韫古》图册其中一页,画的是宋定窑菊花瓶。纸本。此本图共画有10件瓷器,绘制于乾隆五十年(1785)。《精陶韫古》图册画工精湛,写实逼真,毫厘无差,装帧雅致。既是可以赏玩的精美画册,又是内府藏瓷之档案。绘制瓷器以宋代和明代五大名窑的极品为主,还有两件万历时的青花瓷。05
▼
其通体以红漆做地,描金工艺制成,庄重典雅,既有中国传统家具的间架结构,又有着宫廷御用家具的沉稳与磅礴。06
▼
图为清代宫廷的藏传佛教艺术创作。佛像的成造和唐卡的绘画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制作一幅唐卡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点图查看▶ 热贡黑金释迦牟尼佛
07
▼
乾隆时期是宫廷藏传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为满足虔诚的宗教信仰,紫禁城里设立了许多佛堂,供奉佛像、唐卡、法器、佛经等,皇帝日常要礼佛敬佛,元旦时祈祷诸佛护佑国泰民安。▶ 尼泊尔佛像释迦牟尼佛
08
▼
这是清红木嵌螺钿罗汉榻,全榻为红木制作,通体雕刻并以螺钿镶嵌成花鸟、蝠(福)鹿(禄)等图案,使榻具更显华贵,寓意吉祥。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主要是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09
▼
图为清碧玉透雕双朝冠耳盖炉,“朝冠耳”又名“官帽耳”亦称“判官耳”,形制可见于《宣德彝器图谱》;取官帽之形而命名,有加官进爵、事业晋升之意。此炉灵动俊逸,状若飞仙之态,可见古人制器之功及其神韵之妙。
10
▼
多宝柜,又称为百宝柜,是专门为皇帝收藏头等珍玩器物的小柜。它兴起于清代,在当时被誉为最富清式风格的家具之一。图中该柜雕刻了戏剧人物故事造型,雕工完美;柜里面为多宝格样式,共为七格,结构多变,装饰华丽,为珍贵的清宫遗物。11
▼
这是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乃是清宫中的储物实用器,由铜胎掐丝珐琅制。冬季采冰人在大河里面采冰后,放到地窖里面,到春天再把冰块一点一点拿出来放到冰箱里。在冰块放入的同时放入食物。冰箱内的热气通过冰箱上方的小圆孔散出,而融化的冰水从冰箱底部的圆孔流出。整个冰箱非常环保,且可以从春天一直使用到夏天,清朝很早就使用这种环保冰箱保存食物。12
▼
嘉庆皇帝书法刚劲有力,具有金石之气,他曾在《味余书室记略》说:“予居禁中,有室五楹,不雕不绘,公余绎昼所习书史,游艺于诗文,或临法帖一幅,怡然自得其趣也。”可见其精神世界之丰富。
13
▼
图为清乾隆款黑漆七弦琴。
抚琴是古时士大夫的文化象征,古琴历来在皇宫中就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清廷入关后接收了明内府旧藏唐宋古琴及大量明琴。从康熙帝起,雍正、乾隆等几代皇帝都对古琴产生兴趣。
以上13件文物,从品茗到家居,从礼佛到抚琴,无不体现清宫御用家具和帝王丰富的生活!
看了这些难得一见的皇室日常,不禁让人感慨:皇家的东西果然美!
壶友们,你们觉得呢?别忘了【点赞+在看+转发】文章哦!
©本文是紫砂之家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追责,感谢合作!